一新丹雘焕枅拱,黄卷依然对姬孔

陈鉴之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鉴之的《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

全文:
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
乃翁爱梅梅绕楼,千年老干如苍虬。
梅护群书俗尘绝,书对梅梢滋味别。
有时掩卷静倚阑,檐角一枝擎淡月。
雁行编简相从久,笔砚收功竟负。
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
一新丹雘焕枅拱,黄卷依然对姬孔
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
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
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
吾知乃翁好梅音,不旬区区为名第。
霜飚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
惟梅气禀超卓越,首送春风入书幄。
对之心地悟理学,此是天民尹先觉。

陈鉴之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一新

全部更新。 宋 陆九渊 《张公墓志》:“变其旧俗,轨范一新,乡里改观焉。”《明史·王竑传》:“ 竑 至,简士马,缮阨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 毛泽*东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我们认为抗战已到了紧急的转变关头,只有迅速召集这种有权力而又能代表民意的国民大会,才能一新政治面目,挽救时局危机。”

丹雘

(1).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 孔颖达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恭请圣语》:“﹝上﹞从至 翠寒堂 ,栋宇显敞,不加丹雘。”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祠宇﹞规模宏壮,丹雘彰施,备极绚烂。”

(2).涂饰色彩。 唐 罗隐 《谗书·木偶人》:“其后 徐 之境以雕木为戏,丹雘之,衣服之。” 元 方回 《估客乐》诗:“养犬喂肉睡氊毯,马厩驴槽亦丹雘。”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八:“门庭丹雘,奕奕华好。”

(3).比喻君王的恩泽。《文选·颜延年<和谢监灵运>》:“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闺。虽慙丹雘施,未谓玄素睽。” 李善 注:“丹雘,喻君恩也。”

(4).犹言藻饰。 清 吴伟业 《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之三:“伊昔 嘉 隆 时,文章尚丹雘。”

黄卷

(1).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杂碎故事,盖是穷巷诸生,章句之士,吟咏而向枯简,匍匐以守黄卷者所宜识。” 杨明照 校笺:“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蘗汁染之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黄卷之中,圣贤备在。”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黄卷看来消白日,朱絃动处引清风。”

(2).指记录官吏功过,考核能否称职的专门文书。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引《唐会要》:“ 天宝 四载十一月,勅御史依旧置黄卷,书闕失,每岁委知杂御史长官比类能否,送中书门下,改转日褒贬。”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食毕,则主簿持黄卷揖曰:‘请举事。’于是臺院长白杂端曰:‘举事。’则举曰:‘某姓侍御史有某过,请準条。’主簿书之。”

(3).诏敕。 宋 陆游 《乞致仕札子》二:“万签黄卷,悵已负于初心;十具乌犍,冀获安于故里。”

(4).指道书或佛经。因佛道两家写书用黄纸。 唐 皎然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亦清道人并沉道士》诗:“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姬孔

周公姬旦 与 孔子 的并称。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 姬 孔 之教,与日月以悬天。” 宋 欧阳修 《回贺李待制柬之启》:“伏惟某官懿文经国,敏识造微,学探 姬 孔 之渊源,世济 皋 夔 之德业。” 明 高启 《送张贡士祥会试京师》诗:“上谈礼乐祖 姬 孔 ,下议制度轻讐玄。”

陈鉴之名句,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