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书顿释,先芬未泯,君王自为知己

晁端礼上林春/一落萦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晁端礼的《上林春/一落萦》

全文:
霖雨成功,堂称继美,旧说安阳家世。
峻岳降神,长庚应梦,佳辰况当秋霁。
玉函金篆,帝锡与、寿眉齯齿。
向清时、便告老,尽取貂蝉轻弃。
把朝庭旧勋屈指。
有谁人似此,能全终始。
谤书顿释,先芬未泯,君王自为知己
看花临水。
算已号、醉吟居士。
奈苍生,尚满望、谢公重起。

晁端礼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晁端礼谤书顿释,先芬未泯,君王自为知己书法作品欣赏
谤书顿释,先芬未泯,君王自为知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谤书

(1).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战国策·秦策二》:“ 魏文侯 令 乐羊 将,攻 中山 ,三年而拔之。 乐羊 反而语功。 文侯 示之谤书一篋。 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2).指《史记》。《后汉书·蔡邕传》:“昔 武帝 不杀 司马迁 ,使作谤书,流於后世。” 李贤 注:“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谓 迁 所著《史记》,但是 汉 家不善之事,皆为谤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谤书》:“ 司马迁 作《史记》,於《封禪书》中述 武帝 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 王允 谓之谤书。”

(3).泛称有直言指斥或毁谤内容的史传、小说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后汉书>误仿<史记>》:“且序酷吏必屡称天子以为能,未免露谤书之意。” 柯灵 《香雪海·题材问题一解》:“《水浒传》之后有《续水浒传》(《荡寇志》),也是用了同一题材,却干脆成了一部农民起义的谤书。”

先芬

祖先的美德。 宋 梅尧臣 《张侍郎中隐堂》诗:“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清 冯桂芬 《归砚山房图序》:“祖德可述,先芬是诵。”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晁端礼名句,上林春/一落萦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