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周必大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周必大的《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全文: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兰真绝伦。
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
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
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
小槽珠滴不待满,有时旋漉头上巾。
醉留恶语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周必大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周必大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书法作品欣赏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筑台

谓建造游观之台。《国语·周语中》:“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民将筑臺於 夏氏 。” 韦昭 注:“臺,观臺也。”《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筑臺於 章华 之上。”

咸京

原指 秦 代京城 咸阳 。后人常用以借指 长安 。 唐 李乂 《饯唐永昌》诗:“ 田郎 才貌出 咸京 , 潘子 文华向 洛城 。” 宋 文天祥 《平原》诗:“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 咸京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当时郎官奉使出 咸京 ,仙人千里来相迎。”

图籍

(1)

(2) 图簿,地图和户口册。常指疆土、百姓

(3) 文籍图书

比如

(1) 表示下面举例;例如——举例时的发端语

(2) 假如

比如你要外出,首先得安顿好家务

(3) 等于是

鱼鳞

(1).鱼身上的鳞片。《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 王逸 注:“言 河伯 所居,以鱼鳞盖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诗:“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 徐朝夫 《孤鹜》:“有的干脆说:鱼鳞也没吃过一片!”

(2).鳞次,依次相接。《墨子·备蛾傅》:“荅广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两端接尺相覆,勿令鱼鳞三。” 孙诒让 间诂:“言为荅之法,以木两端相衔接,以尺为度,不可鳞次不相覆也。”《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颜师古 注:“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鱼鳞也。” 北周 庾信 《温汤碑》:“ 秦皇 餘石,仍为雁齿之阶; 汉武 旧陶,即用鱼鳞之瓦。”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元会》:“殿前冠剑鱼鳞立,东风入仗旗脚迴。” 章炳麟 《沉荩哀辞》:“块抱关于大别兮,龙蛇虎豹坌沓而鱼鳞。”

(3).引申为依次,一个接一个地。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事繁丝唾乱,神静鱼鳞理。”

(4).古代兵阵名。即鱼丽阵。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以鱼鳞之阵,朝临以鹤翼之围。”

(5).比喻水面细碎的波纹。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诗:“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鱼鳞是断云。”

(6).借指鱼鳞状的云。 宋 梅尧臣 《春晴对月》诗:“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笔,另行将那段末数联誊出,是:彩云三素,忽散鱼鳞;宝月一奩,旋亏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陆游 《村舍》诗:“新墙拆龟兆,疎瓦断鱼鳞。”《花月痕》第八回:“阁分三层,上层左临试院,万片鱼鳞,右接东城,一行雉堞。”

(8).代称鱼。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笼中的小鸟还想飞返山林,豢池中的鱼鳞还想逃回大海。”

周必大名句,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