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

丘士元【双调】清江引 秋夜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丘士元的《【双调】清江引 秋夜》

全文:
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
铁马檐前闹,长吁几声儿得。
到晓?。
  落梅风 江上闻笛。
  江天晚,起暮云,恰才的夜凉人静。
风送玉箫三四声,使离人凭阑愁听。
 秋夜梦回。
  清秋夜,鸳梦回,闹寒蛩絮人心碎。
长吁几声人万里,病形骸越添憔悴。
  庆东原 秋暮感怀。
  山连地,水映天,盼宾鸿过尽空嗟怨。
朱帘半卷,西风槛边,明月庭轩。
堪。
叹此时情,独倚阑干遍。

名句书法欣赏

丘士元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书法作品欣赏
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夜阑

夜将尽;夜深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杜甫《羌村》

夜阑人静

梦回

见“ 梦迴 ”。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有时我午夜梦回,竟然觉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着水在滴。”

静悄

见“ 静悄悄 ”。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寒蛩

深秋的蟋蟀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芭蕉

芭蕉属( Musa )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可以吃

丘士元名句,【双调】清江引 秋夜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