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佚名陌上桑

名句出处

出自两汉佚名的《陌上桑》

全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佚名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五府

(1).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 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

(2).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 尧 曰五府, 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 《礼记外传》:“ 唐 虞 为五府, 夏 谓太庙为世室, 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 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 宋 范仲淹 《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3).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汉书·赵充国传》:“后 临众 病免,五府復举 汤 。”《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併后将军府为五府。”《后汉书·张楷传》:“﹝ 楷 ﹞五府连辟,举贤良方正,不就。” 李贤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车也。”《周书·晋荡公护传》:“ 保定 元年,以 护 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於天官。”《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五府:两参政,三枢密。”

(4).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小吏

小官,小差役

留为小吏。——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十五府小吏。——《乐府诗集·陌上桑》

府吏焦仲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朝大夫

(1).古代官名。《周礼·秋官·朝大夫》:“朝大夫掌都家之国治。” 郑玄 注:“都家,王子弟、公卿及大夫之采地也。主其国治者,平理其来文书於朝者。”

(2).泛指朝中大夫之官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中郎

(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专城

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类的地方长官

四十专城居。——《乐府诗集·陌上桑》

佚名名句,陌上桑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