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玉府尽唐余,因命儒臣校鲁鱼

王仲修宫词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王仲修的《宫词》

全文:
道山玉府尽唐余,因命儒臣校鲁鱼
黄帕担床擎入内,麟台先进御前书。

王仲修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王仲修道山玉府尽唐余,因命儒臣校鲁鱼书法作品欣赏
道山玉府尽唐余,因命儒臣校鲁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道山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语出《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揽轡按行,窾竇已解,已进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叶参议映榴督储楚中》诗:“道山槖笔入,粉署含香趋。”

(2).传说中的仙山。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至於事简讼稀,瀟洒有道山之况。” 清 赵翼 《题蒋心馀携子游庐山图》诗:“事往空思写木莲,道山人已骑白凤。”

(3).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世传 端明 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字凝炼》:“ 吴 杨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归道山矣。”

(4).指 宋 无名氏所著之笔记小说《道山清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家一类,又自分数种。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鶯》、《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録,《世説》、《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玉府

(1).《周礼》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 贾公彦 疏:“玉府以玉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

(2).泛指收藏宝物的府库。《文献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

(3).指道观、仙府、仙宫。 唐 武平一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诗:“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本玉府仙姝,岂偶凡夫俗子。”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早离却玉府清严,一任珮摇风影,衣动霞光,小步红云垫。”

(4).道家的藏书之所。后亦泛指书库。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看讲启》:“莫测天文,徒观玉府。”

(5).指高洁的襟怀。 唐 杜甫 《暮春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 仇兆鳌 注:“此备言其道术过人。玉府,比其操洁;霜蹄,比其才敏。”

儒臣

(1). 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 汉 扬雄 《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宾。”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福》:“ 大中 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宋 陈亮 《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鬢髮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命儒臣翻译《三国志》及 辽 、 金 、 元 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鲁鱼

“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 羽陵 之蠧。”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望气成龙虎,披文辩鲁鱼。”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开成石刻十二经》:“原刻残闕,为后人修改补輟,以至鲁鱼莫辨。”参见“ 鲁鱼亥豕 ”。

王仲修名句,宫词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