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民符节观新物,传道陈风诵四方

乾隆元旦试笔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元旦试笔》

全文:
逢申共识应连酉,得酒还欣于乞浆。
运斗旋杓环紫极,卿云旭日丽青阳。
训民符节观新物,传道陈风诵四方
更值迩来频报捷,速希蒇绩吁天庆。
岁辨坤方得朋吉,月占乾卦九三临。
楼阴雪色铺瑞色,市上人音听喜音。
亹亹心存无暇逸,昌昌福迓有壬林。
廿年勤政方归政,不负初心勉自今。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训民

教导民众。《国语·鲁语上》:“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 韦昭 注:“训,教也。教相救恤也。”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篤俗训民,静一流竞。” 宋 徐铉 《蒋庄武帝册》:“稽古皇极,训民事神,詔大号以崇正真之风,垂大名以纪昭明之德。”

符节

(1).古代符信之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为两半,使用时以两半相合为验。《管子·君臣上》:“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 尹知章 注:“符节印璽所以示其信也。”《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

(2).发兵符和使者所持节的统称。《史记·高祖本纪》:“ 秦王 子婴 素车白马,係颈以组,封皇帝璽符节,降 軹道 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曰:“符,发兵符也;节,使者所拥也。”

(3).单指使者所持之节。《史记·乐毅列传》:“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於 赵 。”

(4).指朝廷委派的地方长官或专使。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凡今庙堂进拟符节次,得不鉴 公孺 之论而益精其选!”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舟车之险,悬崖断堑,石芒林立,侧足仅可投步,水濆漩倾侧,船行乱石间,以故符节不通,人跡罕至。”

新物

新生之物;时鲜之物。《周礼·夏官·训方氏》:“正岁,则布而训四方,而观新物。”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春荐韭卵,夏荐麦鱼,秋荐黍豚,冬荐稻鴈,制无常牲,取与新物相宜而已。”

传道

(1) 向听众讲授解释道义、道行

(2) 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乾隆名句,元旦试笔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