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吭与相和,愧我言不文
周孚 《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其三》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周孚的《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其三》
全文:
奏金蟋蟀间,子亦有异闻。
引吭与相和,愧我言不文。
交情谅石友,风味真曲君。
可无一杯水,与我湔垢氛。
参考注释
引吭
拉开嗓子。谓高鸣或高声吟唱。《禽经》:“搏则利嘴,鸣则引吭。”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怒起簸羽翮,引吭吐鏗轰。” 宋 梅尧臣 《宣州环波亭》诗:“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清 龚巩祚 《书金伶》:“既就夕,主客譁,惟恐 金 之不先奏声。既引吭,则触感其往夕所得於 钮 者,试之忽肖。”
相和
互相应和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不文
(1).不加修饰。《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 邢昺 疏:“不文,不为文饰。”
(2).引申为无文采。 清 谭献 《<金元诗录>序》:“ 宋 诗弇陋,言之不文。” 章炳麟 《序<革命军>》:“﹝ 邹容 ﹞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无文耶?’”
(3).不崇尚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 秦 世不文,颇有杂赋。”
(4).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不文幸获受知於公,虽契家子姓特容以宾礼见义,固不敢辞。” 清 邹容 《<革命军>自序》:“不文之生,居於 蜀 十有六年。”
周孚名句,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其三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