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惭余润归麰麦,未怯隆寒战齿牙

胡寅二十八日快晴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胡寅的《二十八日快晴》

全文:
阴机谁使弄哗哗,摽彼无梅漫有花。
银海夜潮犹未落,火轮朝驭早相加。
应惭余润归麰麦,未怯隆寒战齿牙
莫笑鬓毛轻点缀,龙钟奸黠两矜夸。

胡寅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余润

(1).指丰润的肌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范启 与 郗嘉宾 书曰:‘ 子敬 举体无饶纵,掇皮无餘润。’”

(2).向四旁浸润或流淌的水。 唐 温庭筠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因成长句》:“ 荀令 凤池春婉娩,好将餘润变鱼龙。”《宋史·宋琪传》:“九年九月,上幸 景龙门 外观水磑,因谓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泠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餘润之所及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凡 河 水所经之地,如 陕西 东界…… 直隶 南界,五六省皆可资其餘润。”

(3).无穷的润泽。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四:“玉委有餘润,飆驰无去踪。”

(4).比喻旁及的德泽、利益。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乃知金仙妙难测,餘润普及霑凡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乡试取士滥额》:“是时 刘瑾 , 陕西 人, 焦芳 、 河南 人,故比周为奸,厚其桑梓,而 齐 晋 二省则以餘润见及,遂超 江 、 浙 、 闽 、 楚 四大省而出其上。”

(5).指额外经济收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客作 陈忠 ,主买菜蔬。儕辈皆谓其近多餘润,宜饗众。”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每岁经费银数百万两,实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餘供文武员弁之挥霍,大小衙门之酬应,过客游士之餘润。”

麰麦

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 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巩 《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

隆寒

严寒。 三国 魏 曹操 《土不同》诗:“乡土不同, 河 朔隆寒。”《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唐 韩愈 《苦寒》诗:“隆寒夺春序, 顓頊 固不廉。”

齿牙

(1).牙齿。《汉书·东方朔传》:“ 朔 对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脣吻……臣 朔 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葡卜冰》:“啟竇摘食,齿牙淅淅作声。”

(2).口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羣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

(3).称誉,说好话。 宋 苏轼 《与王荆公书》之二:“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於世。”《水浒传》第八一回:“万望恩相不惜齿牙,早晚於天子前题奏,速降招安之典。”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凡词塲艺苑,苟擅一长,必倾心倒屣,不惜齿牙为游扬。”

胡寅名句,二十八日快晴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