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悟地中行,自下视如耸

乾隆瀑源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瀑源》

全文:
瀑帘常目前,瀑源久心孔。
会须一穷探,散步循巃嵷。
石栈左右移,木彴锁其陇。
如此经千曲,上皆翠云笼。
疏隙时见天,坐井观同覂。
崥崹平转邃,嶊崣扩复拢。
历尔许创见,乃得天池滃。
钟乳出缝罅,棘蔓或阏壅。
关鬲稍疏治,放乎流益汹。
扫苔坐俯澄,弄影浮云动。
乃悟地中行,自下视如耸
居高讵忘卑,获奇在贾勇。
香垆三千尺,亦自足底涌。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中行

(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 三行 ”。

(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

(3). 唐 宋 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4).复姓。 汉 有 中行说 。见《史记·匈奴列传》。

下视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乾隆名句,瀑源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