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妇能高千古事,叹息金家曾大母

何吾驺曾大母节孝承恩册为金楚畹御史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何吾驺的《曾大母节孝承恩册为金楚畹御史》

全文:
世界仗撑持,五色炼天补。
匹妇能高千古事,叹息金家曾大母
既称未亡人,扪阊喷血愫。
失时祸火逼攒心,誓死相殉肯歧路。
还为藐孤留馀生,春雨秋霜哀雁度。
低首字孤仰奉嫜,两指絣澼慈鸟哺。
夜中掩泣课儿书,用习岐黄昌后祚。
志在活人不取金,隐携参术宁求富。
嗟哉无人不知天岂遥,天留多福畀吾婺。
果然及母岳生申,当朝柱础金家孺。
七岁能文八岁诗,母揽左兮辄欢顾。
咄嗟往事几何时,柱史霜威振鹓鹭。
新安泽被几万家,来仪朝阳拨云雾。
念母苦贞未有闻,含悲特为重瞳诉。
帝命风世建厥坊,宅闾聿涣奎章誉。
闻孙四代结怀开,母节一朝天下慕。
自今嘉谷政华滋,桂茁兰芽光始吐。
嘱君百倍励公忠,为子为臣报恩遇。
上天逮照老孤孀,重兹致身誓无负。

何吾驺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匹妇

(1).古代指平民妇女。 汉 班彪 《王命论》:“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全宗祀於无穷,垂册书於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宋书·范泰传》:“ 谢晦 妇女,犹在尚方,始贵后贱,物情之所甚苦,匹妇一至,亦能有所感激。” 明 袁宏道 《程母义行述》:“归见斯文而死,此与匹妇被垢而雉经者何异?”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邦有叛臣,匹妇羞之。”

(2).一个妇女。《孟子·尽心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汉书·杜钦传》:“爱宠偏於一人,则继嗣之路不广,而嫉妒之心兴矣。如此,则匹妇之説,不可胜也。” 颜师古 注:“匹妇,一妇人也。”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匪直为匹妇,实乃扶頽纲。”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周**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金家

(1).指 晋 朝 司马氏 。古代阴阳家以“五德”(即水、火、金、木、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来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 魏 为木德, 晋 代 魏 ,运当五德之金,故称。《晋书·郭璞传》:“明皇天所以保祐金家,子爱陛下,屡见灾异,殷勤无已。”

(2). 新罗 金 姓,故称 金 家。 唐 窦常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诗:“辨方知木德,开国有 金 家。”

(3).指 金婆 杨梅。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直钱。莫共金家鬭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查慎行 注引《咸淳临安志》:“南山 近瑞峯 石坞内,有一老嫗,姓 金 ,其家杨梅甚盛,俗称杨梅坞,所谓 金婆 杨梅是也。”

大母

祖母

妪,先大母婢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何吾驺名句,曾大母节孝承恩册为金楚畹御史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