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

毕仲游宿崇因寺十韵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毕仲游的《宿崇因寺十韵》

全文:
山大石岩岩,平川沙莽莽。
深崖忽有路,一寺何高敞。
彼僧胡为知,迎我共攀上。
夜深眺前峰,百里如指掌。
诗翁旋沽酒,欲得咏今曩。
下笔皆珠玑,嗟予岂能仰。
往来气益乘,欲敌不敢往。
回笑尘埃人,何殊在罗网。
吟哦不自制,逸韵弥清响
便可书壁东,留为异时赏。

毕仲游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吟哦

(1) 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2) 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制

(1).自行制订;自己制造。《汉书·王吉传》:“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 颜师古 注:“言无节度。” 南朝 梁 陶弘景 《古今刀剑录》:“ 齐高帝 萧道成 以 建元 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长五尺,篆书‘自制之’。” 宋 陈亮 《问答上》:“君臣有定位,听命有常所,非天下之人所得而自制也。”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於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

(2).克制自己。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余勇不自制,以当后世之訕怒,輒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谬,凡为六十七篇,命之曰《非国语》。”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余至 通 ,闻二王建元帅府於 永嘉 , 陈枢使 与 张少保 世杰 方以 李 郭 之事为己任,狼狈憔悴之餘,喜不自制。”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 黄女士 觉得很不舒服,就竭力自制地要把注意集中在她自己座位的所在--没有窗的西墙角。”

逸韵

(1).高逸的风韵。《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 《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

(2).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唐 李百药 《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

(3).高超的诗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明 高启 《三贤堂》诗:“逸韵迈羣流,岂将文墨牵。” 清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羡尔居然耸诗骨,洞天逸韵不嫌多。”

清响

(1).清脆的响声。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鲁迅 《彷徨·伤逝》:“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

(2).声音清脆宏亮。 徐迟 《牡丹》:“她的声音明亮如山泉,但这方面,她也严格地控制着自己,因而连她的细若游丝的行腔也是清响激越的。”

毕仲游名句,宿崇因寺十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