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之秋此创有,题名为幸寒山后

乾隆千尺雪歌三叠旧韵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千尺雪歌三叠旧韵》

全文:
辛未之秋此创有,题名为幸寒山后
壬申癸酉一再叠,皆早挥毫勒户牖。
此来辛复一周花,迅哉驹影真无加。
其间七岁阙叠韵,非不岁岁来此如居家。
葛沙日逐抒诚素,食黮怀音飨咸濩。
军书旁午费运筹,那得馀閒领清悟。
武成事共逝水湲,予有干城奏凯还。
行秋习狝止常例,乃得乘暇掞藻崖之湾。
崖之湾,雪洒洒,光翻上,响彻下。
始如处女后脱兔,急不可捉曰缓安能把。
明春行复当临吴,听雪小阁依然夫。
四图具美自佳话,微嫌芥□犹分区。
文章大块真锤炉,今来昔往咄咄徒云吾。
𤃳𤃳振鹭落野湖,曾不知过去未来现在劳逸同与殊。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辛未

六十甲子第八位

辛未三月念六夜。——清· 林觉民《与妻书》

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乾隆名句,千尺雪歌三叠旧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