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滋禾黍茂,馀及豆蔬鲜

乾隆留京王大臣报得透雨诗以志慰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留京王大臣报得透雨诗以志慰》

全文:
五月虽沾泽,不过润接田。
幸从驻避暑,恩佑乃蒙天。
口外实深透,京中尚忆悬。
咨询曾一再,奏报此披传。
霶霈己午未,渥优高下全。
润滋禾黍茂,馀及豆蔬鲜
心沃忧稍解,农苏感倍虔。
希将胜去岁,秋远敢云然。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润滋

滋润。 唐 韦应物 《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诗:“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宋 朱熹 《次韵刘彦采观云之句》:“万点随飘零,百嘉潜润滋。”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豆蔬

用作副食品的豆和蔬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下山一里,復渡南门,又东北三里,携豆蔬抵 天妃殿 。”

乾隆名句,留京王大臣报得透雨诗以志慰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