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创为开义例,紫阳述订益精微

乾隆题宋版朱子资治通鉴纲目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宋版朱子资治通鉴纲目》

全文:
涑水创为开义例,紫阳述订益精微
直传一贯天人学,兼揭千秋兴废机。
敬胜治兮怠胜乱,念兹是耳释兹非。
三编惟此遵纲纪,辑览曾无越范围。
锓出新安留面目,弆增天禄有光辉。
外王内圣斯诚备,勿失服膺永敕几。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涑水

指 宋 司马光 。 司马光 为 山西省 夏县 涑水乡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涑水 语见《梁溪漫志》。” 清 钮琇 《觚賸·芥葊自怡编序》:“焚膏检较 涑水 《通鑑》。” 沉惟贤 《<万国演义>序》:“虽有 涑水 之才,欲网罗散失,以为《泰东西通鑑》,未之或逮也。”

义例

(1).阐明义理的事例。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魏书·张吾贵传》:“三旬之中, 吾贵 兼读 杜 服 ,隐括两家,异同悉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

(2).著书的主旨和体例。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 太原 王劭 又録 开皇 、 仁寿 时事编而次之,以类相从,各为其目,勒成《隋书》八十卷。寻其义例,皆準《尚书》。”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 唐 五代 史书皆公( 欧阳修 )手所修,然义例絶有不同者。”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余编《桐城文録》,义例多与 存庄 手订。”

紫阳

(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精微

精深微妙,也指精微之处

那幅画的精微之处也刻划得一丝不苟

乾隆名句,题宋版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