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宜风月虚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宽

罗知古双秀亭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罗知古的《双秀亭》

全文:
亭下波光亭外山,高低融泄照人寒。
最宜风月虚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宽

罗知古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罗知古最宜风月虚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宽书法作品欣赏
最宜风月虚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宽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晋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晋阳 城治兵备御。”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

(2).夜犹未明,后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

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眼界

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窗中缟练舒眼界。——苏轼《和子瞻雪浪斋》

罗知古名句,双秀亭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