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贯休秋晚野步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贯休的《秋晚野步》

全文:
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
诗情抛阃阈,江影动襟裾
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
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

贯休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阃阈

(1).门限;门户。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蹈其閫閾,若升 闕里 之堂;入其隩隅,谓登 龙门 之阪。”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士》诗:“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何意閫閾间,沛然江海深。” 唐 独狐及 《古函谷关铭》:“截函夏于閫閾,鏁天府于户牖。”

(2).谓妇女所居内宅的门户。《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闺闈之内,奉命於太妃;閫閾之外,受教於 沛王 。” 宋 叶适 《惠州姜公墓志铭》:“君七子三女,而以盛强之年丧夫人 龚氏 ,閫閾素严,户外絶行跡。” 明 高明 《琵琶记·丞相教女》:“闺中言语,不出閫閾之外。” 清 方文 《述哀》诗:“儿心忧徬徨,莫敢离閫閾。”

(3).地域;疆界。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不然则秋风明月,西江留独往之因;桂嶠松巖,南山有不羣之地。矧区区者,而重高明之閫閾哉!” 明 方孝孺 《送梁宏省亲还广东序》:“国家尽有宇内,视四海皆其閫閾,何尝有所偏厚。”

(4).指学术、文艺上的较高境界。 唐 张九龄 《请御批道德经及疏施行状》:“古今殊论,穿凿多门,徒广津梁,何阶閫閾。”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后变格慕 韩 柳 文,颇近閫閾。”

襟裾

(1).衣的前襟或后襟。亦借指衣裳。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大雨见寄》诗:“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宋 张九成 《秋兴》诗:“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 清 孙枝蔚 《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诗:“诵诗感《无衣》,涕泪湿襟裾。”

(2).引申为胸前。 清 尤侗 《游灵岩记》:“歷阶而望,则 太湖 也。山色有无,水光上下,渔舟一叶,落霞千点,气象茫茫,集於襟裾。”

(3).詈词。谓禽兽而穿着人的衣服。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争奈何人心不古,出落着马牛襟裾。” 明 袁宗道 《读<孟子>》:“百姓行矣而不著,习矣而不察,则为襟裾之禽兽。”

贯休名句,秋晚野步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