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过的《代上谯太尉》
全文:
叮咛天语听传呼,吒咤雷霆压万夫。
泽国使临殊玉节,彤墀香近惹金炉。
庆逢龙跃风云阔,职有蝉聊父子俱。
援手坠渊馀事耳,故人有子在泥途。
参考注释
国使
受国家委派、代表国家而出使他国的使者。《周礼·秋官·象胥》:“﹝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 郑玄 注:“谓蕃国之臣来覜聘者。” 唐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诗:“国使乘軺去,诸侯拥节迎。”《元史·世祖纪八》:“ 日本国 杀国使 杜世忠 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西胡 月支国 献猛兽一头……那国使抱在手里来献。”
玉节
(1).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 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 ,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2).指持节赴任的官员。 宋 杨万里 《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 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清 唐孙华 《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
(3).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注:“《汉书音义》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节,竹约也,以玉为之,故云玉节矣。”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洪崖领玉节,坐使虚音生。”
(4).手杖的美称。 唐 胡曾 《咏史·高阳池》:“何事 山公 持玉节,等閒深入醉乡来。”
(5).笋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明 杨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6).藕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藕》:“ 陶弼 诗:‘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
(7).形容高尚的节操。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重九》词:“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
(8).形容声音如鸣佩玉,铿锵而有节奏。 唐 张说 《皇帝行太和之乐一章》:“玉节四夏,金鏘五钟。” 唐 陆龟蒙 《寒夜联句》:“高唱戞金奏,朗咏鏗玉节。”
彤墀
即丹墀。借指朝廷。 唐 韩愈 《归鼓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宋 秦观 《寄孙莘老少监》诗:“一出 承明 七换麾,君恩復许上彤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二:“彤墀小立缀鵷鸞,金碧初阳当画看。”
金炉
亦作“ 金鑪 ”。 1.金属铸的香炉。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 欧冶 能因国君之铜铁以为金鑪大钟,而不能自为壶鼎盘杅,无其用也。” 马非百 注:“金炉,疑即金香炉。《西京杂记》:‘ 赵飞燕 为皇后,其女弟遗以五层金博香炉。’”
(2).为香炉之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唐 刘禹锡 《秋萤引》:“纷纶暉映平明灭,金鑪星喷鐙花发。” 宋 王安石 《夜直》诗:“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刘过名句,代上谯太尉名句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初至吴门示诸弟兼呈伯原教授
林希〔宋代〕梦寐家山忽五春,君恩乞与守符新。便推白傅为前政,更得梁鸿作部民。入境喜逢馀秉穗,举杯无复叹鲈莼。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