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氎布巾,上头题作酒家春

释慧晖颂古十九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慧晖的《颂古十九首》

全文:
百尺竿头氎布巾,上头题作酒家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里桃花笑杀*人。

释慧晖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百尺竿头

(1).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 唐 吴融 《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旧中书南厅壁间有 晏元献 ( 晏殊 )《题咏上竿伎》一诗云:‘百尺竿头褭褭身,足腾跟掛骇旁人。’”

(2).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卷十三:“ 王文穆 ( 王钦若 )罢将帅,朝士皆有诗, 陈从易 诗最佳,云:‘千重浪里平安过,百尺竿头稳下来。’” 元 张养浩 《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箇乾休。”

(3).喻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宋 朱熹 《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尺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 三代 以下人物。” 夏衍 《文艺与体育的因缘》:“我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百尺竿头,日新月异。”

(4).佛教语。比喻道行达到极高的境界。《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天童净全禅师》:“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按,《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尺”作“丈”。

布巾

(1).古代丧礼中用以覆盖死者及祭器之巾。《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胡培翚 正义:“布巾为饭而设,以覆尸面,用布为之。”《仪礼·士丧礼》:“两籩无縢,布巾,其实栗,不择。” 郑玄 注:“布巾,籩巾也。籩豆具而有巾。”

(2).古代服丧期间所戴的布头巾。《宋书·礼志四》:“ 魏 时会丧及使者弔祭,用博士 杜希 议,皆去冠,加以布巾。”《宋史·礼志二八》:“三年之内,禁中常服布巾、布衫、布背子。”

(3).布被单。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 奉 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盖之,使勿动。”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酒家

(1) 旧称酒肆或酒店,现在用作饭馆名称

(2) 酒保

释慧晖名句,颂古十九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