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靖·出师颂

作者:索靖 书体:草书

索靖·出师颂

【释文】茫茫上天 降祚为汉 作基开业 人神攸赞 五曜宵映 素灵夜叹 皇运未授 万宝增焕 历纪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乃命上将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 实天所启 允文允武 明诗阅礼 **百揆 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师尚父 素旄一麾 浑一区寓 苍生更始 移风变楚 荡伐猃狁 至於太原 诗人歌之 犹叹其艰 况 将军 穷域极边 鼓无停响 旗不踅(该字左上部为“车”)褰 浑御遐荒 功铭鼎宏(去盖右加金) 我出我师 於彼西疆 天子饯我 辂车乘黄 言念旧劳 恩深渭阳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勋 今我将军 启土上郡 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

《出师颂》,草书,史孝山作,传为索靖书。书体为章草,此帖字体浑厚,与其《月仪》帖不同。淡牙色纸本墨迹,长二十二厘米,宽三十点七厘米,十四行一百九十二字。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王太常藏索靖书史孝山《出师颂》,章草,苍郁深厚,古雅天成,不犯斧凿,虽锋锷敛而奇趣妙思,妍态丽清,包举无限。”清包世臣《汇品》:北碑画势甚长,虽短如黍米,细如纤毫,而出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备具。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入者无涨墨,每折必洁净,作点尤精深,是以雍容宽绰,无画不长。后人着意留笔,则驻锋折颖之处墨多外溢,未及备法而已成。故举止匆遽,界恒苦促,画恒苦短,虽以平原雄杰,未免斯病。至于作势裹锋,敛墨入内,以求条鬯手足,则一画既不完善,数画更不变化,意恒伤浅,势恒伤薄,得此失彼,殆非自主。山谷谓征西《出师颂》笔短意长,同此妙悟。(《艺舟双楫》)清康有为:若欲复古,当写章草,史孝山《出师颂》致足学也。(《广艺舟双楫》)清吴其真《书画记》说:“书法秀健,丰神飘逸,为绝妙书法。墨尚佳,为宋时刻入石之祖本。”清吴昇《大观录》云:“墨气古厚,字类章草。所谓银钩虿尾,于行笔中见之。予观两晋法书,求如此颂之神满气完无滞毫颓墨者,殆不能有二。”从以上所论,可知此作书法价值之高。《出师颂》是章草书迹中极好的一种,它把隶书的雍容浑厚与草书的流便简洁融合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既沉雄劲稳,又灵动有致,笔致萧散,点画浑圆。凡钩都回锋蓄势而后,仿佛蝎子的尾巴一样。这一笔势就是索靖自命的“银钩虿尾”。笔画或上下左右牵连游转,翩然而动。横、捺中隶书笔意颇为浓厚。用笔处处留,笔笔收,往往点到为止,不极势逞雄,耀武扬威,真是“笔短意长”,善于摄势也。转折处明显地变隶书的方折为圆。每个字既具飘扬洒落的外形之美,又有内涵朴厚的意趣。其渊雅的气息如鼎如彝、风韵高古,把隶书的朴拙和草书的流转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既飞动又沉着,“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今人刘正成先生曾评论:“它无一笔无隶意,又无一字是隶体;它亦无一笔见草率,而无一字不是草。它的用笔是隶,结体似楷,意态是草。它的用笔沉稳严谨,毫无苟且,笔势飞动;结体宽博,中宫凝聚;字字独立,气脉通畅。它的流转至极点,朴素到极致。它的用笔严谨毫无苟且,结体却简洁至极,丝丝入扣。”

2015-09-17 16:05:44

标签:索靖,出师颂
公众号
0
纠错

猜你喜欢

索靖书法欣赏

评论发表评论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