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邀同人小住为佳贤者亦有所乐 乐以忘忧乐而忘倦问乐事于今何在答云是之谓同
对联全文
上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邀同人小住为佳贤者亦有所乐
下联:乐以忘忧乐而忘倦问乐事于今何在答云是之谓同
参考注释
同声相应
(1).指乐声相和。《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颖达 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之分也。音不和,则比絃不动;声同,则虽远相应。”
(2).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合欢诗》:“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宋 秦观 《十二经相合义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同类而相感者也。”
(3).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三国志·魏志·王粲等传论》:“昔 文帝 、 陈王 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水浒传》第八五回:“ 江 乃 鄆城 小吏,逃罪上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 续范亭 《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我们过去都是 续 李 两烈士的革命同志,参加过国民军的战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
同气相求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颖达 疏:“‘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言天地之间,共相感应,各从其气类。”后以比喻志趣相同或气质相类者互相吸引、聚合。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其官斯土者……又皆一时贤俊,有循良之绩,与邦人士讲求吏治将略,互相称美,訢合无间。同明相照,同气相求,何其翕应者与!”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要视作家如友朋,同气相求,体会其甘苦,同情其遭际,知人论世。”
同人
(1) [colleagues]∶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2) [person of the same belief or conviction]∶也称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小住
(1).稍停。《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顾视见人而去,犹驾昔所乘驴车也。见者呼之曰:‘ 蓟先生 小住!’” 宋 汪晫 《蝶恋花·秋夜简赵尉》词:“午夜凉生风小住,银汉无声,云约疏星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次年召还,临行时,吏民环送悲号,公不觉悽愴伤怀,过村桥野寺,必流连小住,慰劳送者。”
(2).暂时居住。 宋 陆游 《留题云门草堂》诗:“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 陈毅 《失题》诗:“小住 杨沟 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
有所
例句: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乐以忘忧
[seek pleasure in order to free oneself from care; be contented to dissipate sorrows] 快乐得忘记了忧愁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忘倦
谓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又每与公评隲诗词,瑕輒疵之;至好句,则曼声娇吟。意态风流,使人忘倦。”
乐事
[delight;joy;pleasure]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于今
(1) [up to the present;since]∶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nowaday;now]∶如今;到现在
何在
[where] 在哪里
公理何在?
云是
如此。《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 张铣 注:“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入舟翻不乐; 解缆独长吁。
名人名家,6字对联对联:楚宇共升香,七甲倾心陈玉粒;
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面前无铁壁 脑后有金钟
集句,罔措斋,5字对联对联:远瞩林园,胜妙殊绝; 越诸尘累,身心了然。
名人名家,10字对联对联:湘水泛秋槎记奉使遥临杰阁从今开胜地
名胜,湖南对联:秋菊有佳色 幽兰生前庭
名胜,5字对联对联:松声鸟声钟磬声声声相应
名胜,常熟,11字对联对联:生聚教训功垂于越 卧薪尝胆志切沼吴
名胜,浙江,8字对联对联:公去大江寒,故垒犹存百战迹;
挽联,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履净法界 护胜善根
集句,佛教,华严集,4字对联对联:观九重予谥,即两字受知,严执注,痛陈词,此固非勉强;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珠帘日暖调鹦鹉 画槛春深醉海棠
内室,7字对联对联:百福屏开庆叶九如宏寿域
名胜,故宫,11字对联对联:水复山重十八里 情深意专万千言
题赠,7字对联对联:革命坚贞不屈十五岁英雄永树下青年楷模确实生的伟大
挽联,挽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