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黄帝史官,记动记言,鼻祖神灵明四目; 开元公尔雅,释诂释训,耳孙著述衍三苍。
对联全文
上联:作黄帝史官,记动记言,鼻祖神灵明四目;
下联:开元公尔雅,释诂释训,耳孙著述衍三苍。
对联备注:
(清-金衍宗《温州仓圣祠联》)
参考注释
黄帝
(1).古帝名。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居 轩辕之丘 ,故号 轩辕氏 。又居 姬水 ,因改姓 姬 。国于 有熊 ,亦称 有熊氏 。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 黄帝 。《易·繫辞下》:“ 神农氏 没, 黄帝 、 尧 、 舜 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孔颖达 疏:“ 黄帝 , 有熊氏 少典 之子, 姬 姓也。”《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名曰 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裴駰 集解:“号 有熊 。” 司马贞 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 黄帝 ,犹 神农 火德王而称 炎帝 然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残春一》:“但是他那粉白色的皮肤,平滑无表情的相貌,好像是我们祖先传来的一种烙印一样,早使我知道他是我们 黄帝 的子孙了。”
(2).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 黄帝 ,其神 后土 。”《史记·天官书》:“ 黄帝 行德,天夭为之起。” 张守节 正义:“ 黄帝 ,中央 含枢纽 之帝。” 宋 高似孙 《纬略》卷八:“《洛书》曰: 苍帝 起,青云扶日; 赤帝 起,赤云扶日; 黄帝 起,黄云扶日; 白帝 起,白云扶日; 黑帝 起,黑云扶日。”
史官
[historiographer] 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
记动
犹记事。 宋 陆佃 《除中书舍人谢丞相荆公启》:“濡螭头而记动,方愧超踰;批凤尾以代言,更惊尘窃。” 清 冯景 《驳<蔡仲之命>序中七字》:“乃知 蔡叔 获罪事蹟,当时自另详记动之史,何必赘入《蔡仲之命》邪?”参见“ 记事 ”。
记言
记录言论。《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谢表》:“珥笔史观,记言文府。”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记言省曰字例》:“凡记言用‘曰’,此通例也;然古书中多有不用‘曰’字者。”
鼻祖
[father;founder;the earliest ancestor;originator] 始祖,比喻创始人
有周氏之 蝉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灵明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
(4).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
(5).聪明,智慧。 晋 王珣 《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 清 黄宗羲 《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紜胶臈,自錮其灵明。”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
(6).指精神。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四目
(1).四只眼睛;两双眼睛。《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 孙诒让 正义:“黄金四目者,铸黄金为目者四,缀之面閒,若后世假面具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太清 无奈,四目相覷,怏怏走出去了。”
(2).能观察四方的眼睛。《书·舜典》:“询於四岳,闢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 孔颖达 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尚復广四目,周四聪,制理皆在於未萌,作范将垂於不朽。”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视以四目,而明乎中外;听以四聪,而达乎远邇。”
开元
[kai yuan]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
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尔雅
[Erya(Near Corretness)] 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 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诂释
古言古语的解释。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知难》:“然读《史》《汉》之书,而察 徐广 、 裴駰 、 服虔 、 应劭 诸家之詁释,其间不得 迁 固 之意者,十常三、四焉。”
耳孙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孙,曾孙也。”又引 晋灼 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 颜师古 注:“耳孙,诸説不同。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 晋 説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金 段成己 《题梁氏静乐堂》诗:“ 叔敬 有耳孙,犖犖与时异。” 明 唐寅 《世寿堂》诗:“鷄窠小儿是鼻祖,鳩枝老子为耳孙。”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四:“ 林霽山 《孤山》诗:‘耳孙今白髮,酹酒满寒芜。’” 章炳麟 《秦政记》:“ 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著述
[write and compile] 撰写;编著
从事著述
三苍
同“ 三仓 ”。 宋 陆游 《读书》诗:“《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録。” 清 顾炎武 《吕氏千字文序》:“盖小学之书,自古有之。 李斯 以下,号为《三苍》,而《急就篇》最行於世。” 清 王恪 《石鼓》诗:“奇文人嗜《三苍》并,盈数天亏九鼎同。”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以一书生冠中兴将帅,平吴平楚,凭褒语益著非常,允宜无夏无夷,望西州门,父老儿童齐坠泪;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努力如是之者 成功其庶几乎
题赠,6字对联对联:窗间树色连山净; 户外岚光带水明。
名人名家,名胜,颐和园,8字对联对联:名相事业,名士风裁,更清操凛然,身后只余桑八百;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
名胜,泉州,11字对联对联:宝剑酬贤将; 胡床坐老僧。
名人名家,6字对联对联:月耀中天九州快舞嫦娥影
中秋节,11字对联对联:精工为世用 美器在人成
木器店,5字对联对联:七省著芳声,共仰克城荡寇,筹赈恤民,数十载沐雨栉风,只手扶天为己任;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羊归陇上春来早 马识归途业告成
春联,羊年,7字春联对联:礼貌待客品自高 好货能招四海宾
开业,7字对联对联:慧眼观天下 妙笔写春秋
书房,5字对联对联:欲迹兹世于赫胥黎所称之乌托邦,甫倡维新,又防失故;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
名胜,华山,12字对联对联:载舟能复舟须于遇顺风时扯定帆脚
名胜,南京,15字对联
诗词推荐
- 才结岁寒盟,归来诧太平唐泾《丙子纪事》
- 素禽敏疾出扶余,六翮双拳胆气麄仇远《白海青》
- 一相无相,虚空等量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诗狂克念作酒圣,意态忽如少年时
- 丽景接川原,浩万历岁几卫宗武《塾楼春集次日和儿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