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正狂澜,此日中流谁砥柱; 吏才期大用,早年小隐负铨衡。

挽联名人名家12字对联

对联全文

上联:学海正狂澜,此日中流谁砥柱;
下联:吏才期大用,早年小隐负铨衡。

对联备注:

(清-杨巩《挽张百熙联》)

参考注释

学海

(1). 汉 扬雄 《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于山。谓做学问当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已。 北齐 邢卲 《广平王碑》:“志犹学海,业比登山。”

(2).谓学问渊博。亦指学问渊博的人。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何休 木訥多智,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讖纬及远年古谚、歷代图籍,莫不成诵也……京师谓 康成 为‘经神’、 何休 为‘学海’。”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学海无涯富,辞锋一战勋。”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朱 名 鹤龄 , 江 南 吴江 人,贯穿六籍,折衷百氏,著书满家,群推学海。”

(3).喻指学术界。 唐 崔珏 《哭李商隐》诗:“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 宋 陆游 《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庭,姑龙驤於学海。” 明 吴承恩 《贺少岩傅公晋秋卿障词序》:“学海文龙,仕途威凤。”

(4).比喻广阔无边的学问领域。 清 赵翼 《上元后三日芷堂过访草堂》诗:“学海迷茫未有涯,何来捷径指 褒斜 。”

狂澜

(1) [raging waves]∶巨大的波浪

八戒见了道;“果是狂澜,无舟可渡。”——《西游记》

(2) [a critical situation;a desperate situation]∶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力挽狂澜

日中

[midday] 日头正当午;中午

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水浒传

砥柱

[DiZhu,Mountain]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吏才

(1).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崔寔传》:“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南齐书·明帝纪》:“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

(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 唐 孙逖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诗:“天使出霜臺,行人择吏才。”

大用

[empower;put sb. in important position] 重用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早年

[one’s early years] 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小隐

谓隐居山林。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宋 陆游 《寓叹》诗:“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

铨衡

(1).衡量轻重的器具。《淮南子·齐俗训》:“夫挈轻重不失銖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銓衡。” 刘文典 集解:“《羣书治要》引,銓作权。”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銓衡不平则轻重错谬,斗斛不正则少多混乱。” 唐 白居易 《革吏部之弊策》:“妍蚩者不能欺於藻镜,錙銖者不敢诈於銓衡。”

(2).品鉴衡量。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虽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銓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难一焉。”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惟‘西北有浮云’十餘首,殊美赡可翫,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羣彦,对扬厥弟者耶?” 宋 司马光 《和伯镇再入馆》:“銓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故每遇时贤,銓衡轻重,无足失。”

(3).考核、选拔(人才)。《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銓衡专於臺阁,上之分也。”《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镜人伦,銓衡庶职,能官流咏,遗贤必举。”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小官擢用良才,銓衡人物,褒贬必当。”

(4).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汝若居銓衡,当举如此辈人。”《资治通鉴·晋哀帝兴宁二年》:“辟召非其人者,悉降爵为侯,自今国官皆委之銓衡。” 胡三省 注:“銓衡,谓吏部尚书也。” 明 张煌言 《徐允岩诗序》:“我 明 选举既行,荐辟遂废。一命必由銓衡,三事莫敢幕置。”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冻猪肉》:“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