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事大全>> 战争故事>> 激战鲁山正文

激战鲁山

  夜深人静,军情危急。被清军剿杀逼退的数十万太平军和捻军,披霜卧雪困在大别山区的峡谷与密林之中进退两难。这是太平军自辛酉十一年远征以来,所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数月前,清王朝一面诏示围攻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数十万湘军加紧破城,一面急令平捻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率兵对前往天京的援军围追堵截。终因清王朝的攻势强大,天京陷落了。数月后,清军又在安徽霍山一带大败西北太平军主力,横扫百里战场,把太平军与捻军割为南北两部分,攻破了南部的捻军大营。
  这时,只见几员捻军战将在夜色里匆匆来到太平军遵王赖文光的大帐。
  为首的张宗禹请求道:“遵王,眼下军情危急,群龙无首,要想死里逃生,捻子各旗不相统属的规矩必须立即改变啊!”赖文光略一沉思,问道:“各位有何高见?”捻军众战将跪下齐声答道:“如今清军势大,要想突出重围,必须将捻子各旗兵马与太平军合在一起,由遵王统帅,我们誓同手足,万死不辞!”赖文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热泪夺眶而出,急忙上前一一扶起捻军战将。接着,“嗖”地一声拨出佩剑,面对大家,用激动的声音说道:“我赖文光誓同捻军和天军一起,上报天王英灵,下报万千死难兄妹,百折不挠,痛杀清妖,以期复国于指日!”那年冬天,赖文光统帅天军和捻军,斩关夺隘,千辛万苦,终于沿大别山西麓突出重围,直趋襄阳。天军和捻军突出重围后,极大地震动了整个清廷。僧格林沁暴跳如雷,几乎将手下所有的大将骂得狗血喷头。他急令帐前大将巴扬阿和舒伦保,率六千骑、步精兵为前锋,迅速跟踪追剿,自己则带领主力在后面徐徐跟进。可当六千前锋军赶到襄阳时,天军和捻军早已无影无踪了。他们不敢冒进。只好决定先在太平桥宿营。太平桥是个踞山面河,地势险要的大镇。在镇南面不到二十里,有一个住着五百来户人家的李村。
  清军做梦也没想到,赖文光率兵从大别山突围后,就驻扎在这一带。赖文光得到清军已到太平桥的消息,立即召集众将领到中军大帐,商讨歼敌方略。
  即命张宗禹率两万人马,抄小路埋伏于葫芦塘周围的树林中,自己率骑兵沿大路包抄太平桥,其余人马堵住东南山口。夜半时分,太平桥附近的山头上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接着又“砰、砰、砰”响起清脆的枪声。正在睡梦中的巴扬阿听到枪声一骨碌翻身下床,赶紧走到大帐门口察看动静。他看到火光后,恍然大悟,急忙对亲兵说:“这定是捻匪合围太平桥的联络信号,快、快传令各营,务必死守太平桥!”话音刚落,只见太平桥四周火光腾起,照得如同白昼。在凛冽的寒风中,枪声、马嘶声、号角声与喊杀声惊天动地。
  捻军冲进了太平桥,清军各营一片混乱。巴扬阿急忙跨上战马,带领二十几个随身亲兵,飞一般地冲出中军大营。正在走投无路时,他突然发现镇北既无火光,又无枪声,心中不禁大喜。他当即传令舒伦保向西打,另一名战将由此向南打,企图把捻军挤出太平桥以南,逼其在大路上与之决战。
  此刻,赖文光正立马桥头,手执杏黄旗,借着火光,观察战阵。他脸上忽闪着火矩的红光,凝眸不动。大风卷动着绣花旗,在他身旁猎猎飘扬。忽然,他发现清兵从三面向桥头压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清兵的意图,只见他猛地将杏黄旗一挥,守候在桥边的骑兵一阵旋风似地迎头冲了上去。捻军骑兵英勇骠悍,两军相交,刀光剑影,人喊马嘶,混为一团。在太平桥头待命的捻军兄弟,也一齐擂鼓呐喊助威。骑兵队长奋力砍断了舒伦保背后那面黑髦白面参领大旗,清骑兵一恃惊呼,慌忙拨转马头,退潮一般地撤了下去。

0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精彩推荐:

  • 太平军勇战洋枪队
  • 加来海战
  • 海湾战争
  • 潜艇之战
  • 奥斯特里茨战役
  • 红白玫瑰战争
  • 朱仙镇大捷
  • 马赫迪歼灭英军
  • 退避三舍斗楚兵
  • 伏击山本五十六
  •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词典网故事大全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