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

作者:灵一 朝代:唐代

原文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
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诗词问答

问:《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的作者是谁?答:灵一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灵一的名句有哪些?答:灵一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灵一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书法作品欣赏
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09-13

参考注释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天井

(1) 矿井中为连接某一工作地区和高一层另一工作地区而开凿的垂直或倾斜井或通道

(2) 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院落

(3) 某些地区的旧式房屋为了采光而在房顶上开的洞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一回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戏,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只马蜂》:“她一回儿要到外边买些水果,一回儿想叫家里送点鸡汤。”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龙池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琴辩》:“ 雷 张 製槽腹有妙诀,於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於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餘处悉洼之。”《红楼梦》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彀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 唐 长安 隆庆坊 玄宗 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 中宗 曾泛舟其中。 玄宗 即位后于 隆庆坊 建 兴庆宫 , 龙池 被包容于内。在今 陕西 西安 兴庆公园 内。 唐 沉佺期 《龙池篇》:“ 龙池 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唐 苏颋 《龙池篇》:“ 西京 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 朱鹤龄 笺注:“《雍録》:‘ 明王 为诸王时,故宅在京城东南角 隆庆坊 。宅有井,井溢成池, 中宗 时数有云龙之祥。后引 龙首堰 水注池,池面益广,即 龙池 也。 开元 二年七月,以宅为宫,是为 兴庆宫 。’”

(3).犹凤池。指中书省。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司言凤綍,挥翰龙池。” 明 徐渭 《送内兄潘伯海谒选》诗:“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

(4).借指内阁。《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 宝山 蒋敦復 作《沪城纪事》诗八首:‘海水羣飞日,东南又不支,龙池机早代, 燕 省处方危。’”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