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松原文
得地久蟠踞,参天多晦冥。月通深夜白,雪压岁寒青。
独拥虬腰大,疑闻雨甲腥。
深根动坤轴,萧瑟挂疏星。
诗词问答
问:偃松的作者是谁?答:释道章
问:偃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释道章偃松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得地
(1).得到土地。《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
(2).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唐 杜甫 《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 曹组 《好事近·梅》词:“ 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3).谓发迹。 元 李寿卿 《伍员 * 》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元 无名氏 《马陵道》楔子:“ 庞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蟠踞
(1).盘踞,占据。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 杨晟臺 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清 感惺 《断头台·党争》:“ 狄郎的士 党蟠踞内阁,不当放弃责任。”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 元顺帝 北走后, 纳哈出 拥兵蟠踞 金山 ,养精蓄锐,等候机会南下。”
(2).盘曲蹲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李南阳 至 尝作《亢宫赋》,其序略曰:‘予少多疾,羸不胜衣。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于中,一金龙蟠踞於牀之上。’”
(3).指盘结。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七:“佃户 老孔 ,特别要表示他是更忠于东家,用手掌拍着胸膛,他底小发辫很固执地蟠踞在头顶上。脖子的脉管高高地裸露着,胡子稀疏地起着颤动。”
参天
高耸到空中
参天古树
晦冥
昏暗;阴沉。《史记·高祖本纪》:“是时雷电晦冥, 太公 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唐 李白 《梁甫吟》:“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鬼神》:“暴风急雨忽至,雷电随之,渐觉晦冥。”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 乾元 二年三月,两军战于 安阳河 北,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冥,咫尺不辨。”
深夜
指半夜以后
工作到深夜
雪压
(1).积雪压着。 唐 白居易 《题遗爱寺前溪松》诗:“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宋 苏轼 《如梦令·有寄》词:“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2).喻严酷的折磨、迫害。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雪压泥埋未死身,每劳存问愧交亲。”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我受尽了些雪压波风筛。猛想起,十年前,兀那鸦飞不过的田宅,甚么是月值年灾,可便的眼睁睁一时消坏。” 清 秋瑾 《春寒看花》诗:“才见萌芽两三叶,又教雪压要霜欺。”
(3).积雪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强。
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坤轴
古人想象中的地轴。 晋 张华 《博物志·地》:“ 崑崙山 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傅岩叟香月韵》:“根老大,穿坤轴。枝夭嫋,蟠龙斛。”《红楼梦》第五十回:“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簫?鰲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