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离骚经

作者:贯休 朝代:唐代

读离骚经原文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
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
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诗词问答

问:读离骚经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读离骚经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读离骚经是什么体裁?答:杂言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名句大全

贯休读离骚经书法欣赏

贯休读离骚经书法作品欣赏
读离骚经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26-2

参考注释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白波

(1).白色波浪。《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唐 郑谷 《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

(2).指罚爵中的酒波。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饮酒之卷白波,义当何起?按 东汉 既擒 白波 贼,戮之如卷席,故酒席倣之,以快人情气也。” 宋 宋祁 《三月四日玩园花小集》诗:“鏤管喜传吟处笔,白波催卷醉时杯。” 清 曹寅 《同人分曹剧饮拇战连北静夫不至更订饮期戏为韵语邀之》:“一鼓何难卷白波,三北竟悮占车右。”

湘君

(1). 尧 二女, 舜 妃。《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 湘君 何神?’博士对曰:‘闻之, 尧 女 舜 之妻而葬此。’”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舜 陟方死於 苍梧 ,号曰 重华 。二妃死於 江 湘 之间,俗谓之 湘君 。”

(2). 湘水 本有水神,谓之 湘君 。《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汉 王逸 注:“君谓 湘君 ……所留盖谓此 尧 之二女也。” 洪兴祖 补注:“ 逸 以 湘君 为 湘水 神,而谓留 湘君 於中洲者二女也。”

(3).天帝女。《山海经·中山经》“ 洞庭之山 ……帝之二女居之” 晋 郭璞 注:“天帝之二女而处江为神也……按《九歌》 湘君 、 湘夫人 自是二神, 江 湘 之有夫人,犹 河 洛 之有 虙妃 也。此之为灵与天地并矣,安得谓之 尧 女?”

(4). 湘水 男神。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湘君湘夫人非尧女》:“ 湘君 、 湘夫人 ,盖 楚 俗所祀 湘山 神夫妻二人…… 屈原 《湘君》篇明言‘望夫君兮未来’,夫君,即指 湘君 也,若女子则不应称夫君也。”近人多主此说。

(5). 舜 正妃 娥皇 。 唐 韩愈 《黄陵庙碑》:“以余考之, 璞 与 王逸 俱失也。 尧 之长女 娥皇 为 舜 正妃,故曰君,其二女 女英 自宜降曰夫人也。”

湘神

湘水 之神。 唐 李贺 《帝子歌》:“九节菖蒲石上死, 湘 神弹琴迎帝子。” 王琦 汇解:“ 湘 神, 湘水 之神。《九歌》所谓‘湘君’、‘湘夫人’也。”

云中君

传说中的神名。见《楚辞·九歌》及《汉书·郊祀志上》。所指何神,诸说不一。 王逸 、 颜师古 注谓为云神, 王闿运 《楚辞释》谓为 云梦泽 水神, 郭沫若 《九歌今译》谓为女神, 姜亮夫 《屈原赋校注》谓为月神。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灵均

(1). 战国 楚 文学家 屈原 字。《楚辞·离骚》:“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韵》词:“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灵均 ,欲向 重华 诉。” 李大钊 《青春》:“ 湘水 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词章之士。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浦起龙 通释:“此言 灵均 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宋 姚述尧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词:“兴来吟咏, 灵均 谁谓今絶。”

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个个

(1)

(2) 各个——和一个复数名词和代词连用,表示句子的意思对每一个体都适用

个个战士都很勇敢

(3) 每一和任一

(4) 总起来,合起来的——与一个复数名词或代词连用,表示把几个个体合起来看是适用的

个个班组都不示弱

忠臣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底色

(1) 绘画时第一层着色

(2) 染纺织品前用作底层的颜料

取得

(1).召唤到。《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师谓王曰:‘知取得 宗胜 否?’王曰:‘未知。’”

(2).得到。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 尼采 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沉从文 《<散文选>题记》:“用锲而不舍的精神,长远从试探中取得经验,才有可能慢慢得到应有的进展。”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全胜

(1) 全面胜利;完全胜利

(2) 全部获胜

大获全胜

和璞

亦作“ 和朴 ”。即 和氏 璧。亦借指美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周 有砥砨, 宋 有结緑, 梁 有县藜, 楚 有 和 朴。”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思荐寳以继佩,怨 和 璞之始鐫。” 唐 白居易 《三十四牧宰考课策》:“虽有 和 璞之真,不能识也。”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 和 璞之緼玄巖,非独鉴冥搜者,谁得而寳之。”参见“ 和氏璧 ”。

悬璃

1.见"悬黎"。

垂棘

春秋 晋 地名,以产美玉著称。后借指美玉。《左传·僖公二年》:“ 晋 荀息 请以 屈 产之乘与 垂棘 之璧,假道於 虞 以伐 虢 。” 杜预 注:“ 垂棘 出美玉,故以为名。”《文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吕向 注:“悬黎、垂棘,皆璧也。”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虢 亡垂棘返, 齐 平寳鼎归。” 唐 元稹 《出门行》:“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