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馆观书得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乐清馆观书得句原文

书馆信可乐,恰有清风引。

绨几置芸编,随地务时敏。

底须研索邱,语孟用不尽。

设询即景句,吾亦有所准。

了知非伯夷,惟当法伊尹。

诗词问答

问:乐清馆观书得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乐清馆观书得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一

参考注释

书馆

(1).古代教授初学之所。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八岁出於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謫,或以书丑得鞭。 充 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新唐书·后妃传上·上官昭容》:“ 婉儿 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学旧六馆:有国子馆、太学馆、四门馆、书馆、律馆、算馆,国子监都领之。” 王国维 《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 汉 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頡》、《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

(2).教授典籍之所。 清 方苞 《<余东木时文>序》:“子之尊人与余共事书馆,无间晨夕,后虽各有典司,而旬月中未有不再三见者。” 清 桂馥 《札朴·书馆》:“今以教授馆为书馆,读如书籍之书。”

可乐

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有清

指 清 代。有,词头。《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有 清二 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 朱 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 汉 学时代并伪焉者而无之,则以行恶为无可耻也。”

绨几

铺上绨锦的几案。古为天子专用。《西京杂记》卷一:“ 汉 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綈锦其上,谓之綈几。” 清 钱谦益 《除夕再迭前韵和季穆寄黄二子羽之作兼示子羽》之二:“冰侵綈几书籤冷,衣覆香篝侍女骄。” 清 曹寅 《厅前红梅初开折一枝寄子猷索诗》:“军持涉江水,綈几达晨衙。”

芸编

指书籍。芸,香草,置书页内可以辟蠹,故称。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五:“ 天随 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细香。”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清 王时翔 《天香》词:“天上芸编催校,待重来,御炉烟绕。”

随地

不拘何地;到处

不可随地吐痰

务时

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通滀水,出轻繫,使民务时也。”《后汉书·郑玄传》:“家今差多於昔,勤力务时,无恤飢寒。”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研索

研究探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盖 汉 儒重师传,渊源有自;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于肤廓,方诸近世,直无优劣之可言。” 叶圣陶 《席间》:“ 倒U 惭愧自己的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用右手支着额角,重又研索他的国际情势。”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伯夷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伊尹

商汤 大臣,名 伊 ,一名 挚 ,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 ,被尊为阿衡。 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 ,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 注:“ 大甲 , 汤 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诱 注:“以其生於 伊水 ,故名之 伊尹 ,非有讹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 鸣 殷 , 周公 鸣 周 。”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二节:“欲求国之自尊,必先自国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 曰:‘余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余觉之而谁也。’”一说,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自立七年,后 太甲 还,被杀。参阅《竹书纪年》卷上、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