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临下
历史典故
据高临下怎么写好看
凭借高处地形控制低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其地据高临下,东环平冈以为固,西城石头以为重,带元武湖以为险,拥秦淮、清溪以为阻,是以王气可乘,而运动如意。”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强兵》:“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我又藉以遮避,易于伺击。”
见“居高临下”。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词语分解
- 据的解释 据 (據) jù 凭依、倚仗:据点
- 临下的解释 1.从高望下。国语·晋语七:“ 悼公 与 司马侯 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2.指治理下属。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不徼訐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在上哀矜,临下庄敬。”北齐书·幼主纪论:“网罗俊乂,明察临下,文武名臣,尽其力用。”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治 吴 时候,如此骄纵酷虐的暴主(指 孙皓 ),一降 晋 ,
历史典故推荐:分虎竹
汉书.孝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用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后遂以“分虎竹”谓官拜郡守。唐 张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据高临下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