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疑虚猲
历史典故
并列 恫疑,恫吓使人疑惧不安。虚猲,虚声吆喝以示威胁。恫吓使人疑惧,虚声进行吆喝。《战国策·齐策一》:“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猲,同“喝”。不读作jié。△用于声色方面。也作“恫疑虚喝”。
词语分解
- 恫疑的解释 1.疑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禁约:“盖内乱初平,恫疑未解,虽与諭 全忠 之言相左,不自觉耳。”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武王伐纣:“当时八百诸侯虽并有除残之志,然一闻其君之见杀,则天下之人亦且恫疑震骇,而不能无归过于 武王 ,此 伯夷 所以斥言其暴也。”2.见“ 恫疑虚喝 ”。
- 虚猲的解释 亦作“虚喝”。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 喝 ”。战国策·齐策一:“ 秦 虽欲深入,则狼顾,恐 韩 魏 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引此文作“虚喝”。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 全 欲朝廷不为备,且不遽絶其给,乃挟 蒙古 李 宋 二宣差以虚喝朝廷,然 蒙古 实未尝资 全 兵。” 严复 救亡决论:“是故一理来前,当机立剖,昭昭白黑,莫使听荧。凡夫恫疑
历史典故推荐:江臮四凶
晋书.羊曼传附羊聃传:“聃字彭祖。少不经学,时论皆鄙其凡庸。先是,兖州有八伯之号,其后更有四伯。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而聃以狼戾为琐伯,盖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恫疑虚猲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