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
历史典故
锱铢必较怎么写好看
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据说六铢等于一锱,四锱为一两。形容斤斤计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厦门通信㈢》:“然而这里对于教职员的薪水,有时是锱铢必较的,离开学校十来天也想扣。”亦作“锱铢较量”。《镜花缘》一一回:“些须银色小事,何必锱铢较量。”亦作“铢铢校量”。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
主谓 锱、铢,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锱铢,指很少的财物或很小的事情。形容斤斤计较。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而患得患失、锱铢必较、小肚鸡肠的心理特征,是事业成功的大敌。”△贬义。多用于描写气量小、爱计较。→斤斤计较 ↔宽宏大量。也作“铢铢较量”、“锱铢较量”。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为尊者讳
原指封建社会史家记载历史的一种笔法,即在涉及统治者的一些丑恶行径时有意加以隐瞒。今则泛指不敢揭发掌权者所干的坏事。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其子公子般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锱铢必较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