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行喙息
历史典故
跂行:跂,亦作“蚑”。虫爬行,引申为有脚能行者。喙息:喙,鸟嘴,也泛指动物的嘴。用口呼吸。指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物。《史记.匈奴列传》:“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词语分解
- 跂行的解释 1.跂,通“ 蚑 ”。用足行走者。多指虫豸。汉书·礼乐志:“膏润并爱,跂行毕逮。” 颜师古 注:“凡有足而行者,称跂行也。”2.跂,通“ 蚑 ”。古代杂技。南齐书·乐志:“ 江 左 咸康 中,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中朝所无,见起居注,竝莫知所由也。”
- 喙息的解释 1.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动物。史记·匈奴列传:“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司马贞 索隐:“虫豸之类,或企踵而行,或以喙而息。”汉书·公孙弘传:“跂行喙息,咸得其宜。” 颜师古 注:“喙息,谓有口能息者也。” 明 唐寅 柱国少傅守溪先生七十寿序:“在物则翾飞喙息,草夭木乔……无不蒙其福音。”2.犹喘息。短暂的休息。 严复 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
历史典故推荐:死中求活
同“死中求生”。宋 王质上皇帝书:“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肤,死中求活,法当寻出奇之计。” 见“死中求生”。宋·王质上皇帝书:“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肤,~,法当寻出奇之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跂行喙息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