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藏族自治州
历史地名
在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以北,东、北邻接甘肃省。面积4.5万平方千米。人口26.7万。辖海晏、祁连、刚察3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州人民政府驻海晏县。因处青海湖以北得名。古为羌地。汉初称小月氏。西汉元始四年(4年),置西海郡,治今海晏县三角城。魏、晋时,海晏、刚察一带为西平郡辖,余为羌地。北魏、北周大部为吐谷浑地。隋为西海郡地。唐为吐蕃地。北宋为吐蕃阿柴麻地。元分隶吐蕃等处宣慰司和甘肃行省。明洪武六年(1373年)大部属西宁卫,南部刚察一带为罕东卫地,后为朵甘行都指挥司辖。正德七年(1512年)后,为东蒙古牧地。崇祯十年(1637年)为卫拉特蒙古(西蒙古)和硕特部牧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大通卫于北川营地(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隶西宁府。次年编定青海蒙古29旗,封地在今海北州境的有6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西宁办事大臣)节制。乾隆九年(1744年)大通卫移治于白塔城(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州境东部为大通县地,隶西宁府。1917年南部刚察、海晏两县归都兰理事辖。1928年由大通、西宁二县析置亹源县,省直辖。1939年由亹源县析置祁连设治局。次年由都兰县析置海晏设治局(1943年改为海晏县),均由省直辖。1950年祁连、海晏均设区行政委员会,分别由门源、湟源县辖。同时所设刚察区行政委员会由省直辖。1952年将祁连行政委员会改为祁连自治区(县级)。将海晏县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1年设海晏县)。1953年祁连自治区和海晏藏族自治区分别改为祁连县、海晏县;亹源县改为亹源回族自治区(县级);刚察区行委改为刚察县;1953年12月31日设立海北藏族自治区(地级,1953年9月30日6*批准),海北之名,始于此,驻浩门镇(1993年移治于海晏县西海镇)。1955年改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地处祁连山地区东部,地势北高南低,由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南部为青海湖湖滨平原。草原广阔,森林及水资源丰富。有托勒河、黑河、八宝河、大通河(浩门河)、湟水等。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经济以畜牧为主,兼有农业。畜产藏系羊、半细毛羊、牦牛、马。以产“大通马(浩门马)”、“西宁毛”著称。农产青稞、油菜籽,为省油料生产基地。产雪莲、大黄、羌活、黄芪、鹿茸、麝香等药材和雪豹、白唇鹿、野牛、盘羊、野驴、猞猁、雪鸡、蓝马鸡等野生动物。矿产有煤、铁、铜、石棉等。工业有采矿、电力、机械修配、粮油加工、毛纺、制革、制药等。青藏铁路(在建中)和青新、宁张、湟嘉、民门公路经此。古迹有西汉西海郡古城、尕海古城、北向阳古城,卡约文化时期德州古墓地、哈龙岩画,唐金巴台古城、岗龙沟石窟寺,宋克图古城等。
词语分解
- 海北的解释 泛指僻远的北方。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朔南暨教,海北腾声。” 南朝 陈 徐陵 河东康简王墓志:“违青丘於海北,应紫盖於 江 南。”
- 自治州的解释 地位在省之下、县之上的一级民族行政区划名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历史地名推荐:葛葛僧祗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伯劳威斯群岛中之 一岛。新唐书· 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又西出峡,三日至葛葛僧祗国,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海北藏族自治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