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历史地名
黄怎么写好看
历史词典解释
①西周封国,嬴姓。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左传》: 桓公八年 (前704) 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 黄、 随不会, 使章让黄”。又,僖公十二年 (前648),“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 ‘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水经·淮水注》: “柴水又东径黄城西,故弋阳县也。” 今故城遗址尚存。
②春秋时齐邑。《春秋》: 桓公十七年 (前695),“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又,宣公八年 (前601),“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可见,此黄为由鲁至齐所经之地。《水经·瓠子河注》: 昌国县有黄山、黄阜。或即 《春秋》 黄之故地。其地当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北。
③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六十二里孔梁寺村。《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杜注: “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 战国时为魏邑。
④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北故城村。《史记·赵世家》: 赵肃侯十七年 (前333),“围魏黄,不克”。即此。
(1)古国名。西周封国。嬴姓。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隆古集附近。春秋时灭于楚。《左传》桓公八年(前704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即此。(2)古邑名。(1)又作外黄。春秋战国宋邑。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西北。以黄沟得名。《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即此。秦置外黄县。参见“外黄”。(2)在今山东省冠县南。春秋时属齐。《春秋》桓公十七年(前695年):“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即此。(3)即“小黄”。
词语分解
- 黄的字典解释 黄 á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事情失
历史地名推荐:高堤县
古县名。堤,又作隄。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枣强县东北。属信都国。东汉省。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黄历史



猜你喜欢
孙默的历史解释
生卒明末清初江南休宁蔡乌的历史解释
战国时燕国使臣。燕王高贵乡公的历史解释
或即曹髦。三国时魏国云淡门的历史解释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云尹构的历史解释
生卒宋河南人,字嗣复附骥尾的历史解释
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吕氏女的历史解释
平陆今属山西人。七岁谈风月的历史解释
借指无关紧要的闲谈。赵书的历史解释
书名。十六国前燕田融萧燧的历史解释
生卒宋临江军新喻人,绵上关的历史解释
明置,在今山西沁源县刘龙沟镇的历史解释
即今辽宁义县西南留龙石丕的历史解释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徙马角生的历史解释
同马生角。三国魏曹植焚桑蒸龟的历史解释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陆璨的历史解释
字仲采,陆余庆子。举冬卿的历史解释
工部长官别称。因周礼同舟敌国的历史解释
指吴起对魏武侯说如果马头郡的历史解释
东晋义熙元年置,治所郭巨埋儿的历史解释
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