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柱
历史地名
底柱怎么写好看
山名。亦名砥柱山、三门山。在今山西平陆县东、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为黄河漕运极为艰险之处。《尚书· 禹贡》: “底柱析城,至于王屋。” 即此。《汉书·沟洫志》: 武帝时,河东守番系言: “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底柱之艰,败亡甚多而烦费。” 历代曾在此段采用陆运,以避底柱之险。
词语分解
- 底柱的解释 山名。在 三门峡 黄河 急流中,其形如柱,故名。现已炸毁。底,也写作“砥”。墨子·兼爱中:“洒为 底柱 ,凿为 龙门 。” 汉 张衡 东京赋:“ 底柱 輟流。” 金 周昂 底柱图诗:“ 河 来天上石不移,安得此心如 底柱 !”
- 底的字典解释 底 d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
- 柱的字典解释 柱 zhù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
历史地名推荐:訾城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 “有东訾聚,今名訾城。” 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径訾城此,又东罗水注之……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底柱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