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
历史官职
太常怎么写好看
官名。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由奉常改名。一说西汉初已有此名,惠帝时改为奉常,景帝时复旧。秩中二千石,位列九卿之首,官居清要,职务繁重,多由列侯充任。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礼仪,管理皇帝陵墓、寝庙所在县邑,每月巡视诸陵,兼管文化教育,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补吏亦由其主持。置丞一员,辖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都水、均官等令、长、丞及诸陵邑令。西汉中期以后职权逐渐分化削弱,考试之权转归尚书,陵邑划属三辅。新莽时改名秩宗。东汉复旧,裁省属官,唯置丞一员,太史、太祝、太宰、大予乐令、丞,博士祭酒,陵庙园等令; 亦不必定由列侯担任,秩中二千石。三国沿置,魏三品,置丞、主簿、博士、协律都尉、国子祭酒、太学博士及太庙、太祝、太乐、诸陵园邑令、丞等属官。西晋三品,增设鼓吹令、丞。东晋省宗正,其属官除太医外皆归太常。南朝宋三品,又辖明堂、乘黄令,南齐不领乘黄,增廪牺令。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三品。南北朝礼仪郊庙制度由尚书八座及仪曹裁定,太常位尊职闲。梁及北齐改称太常卿,然亦常省称为太常。参见“太常卿”。
官名,两汉皆置。汉初名奉常,景帝中六年改名太常,掌宗庙礼仪。有丞。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均官都水两长丞,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王莽时改称秩宗(见《汉书·王莽传》)。东汉称太常,卿一人,俸中二千石,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丞一人,俸比千石,掌行礼及祭祀小事,总管曹事、其官署掾史,没固定人数,随事而定(见《后汉书·百官志》)。魏晋沿置。其后改称太常卿或太常寺。
词语分解
历史官职推荐:同统制
官名。南宋初年置,为诸屯驻大军统兵官,位在统制下、副统制上。 武官名。南宋置,为统制的副职,见“统制”。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太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