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红巾军
历史事件
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裹头并举红旗为号。故名。又,起义者烧香拜弥勒佛,亦称香军。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率红巾军首义颍州(今安徽阜阳)。之后,红巾军遍及各地。刘福通部奉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主要活动在黄、淮流域,通称北方红巾军。徐寿辉、彭莹玉部奉徐寿辉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国号宋),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上游地区,通称南方红巾军。此外,邓州(今河南邓县)王权部活动在河南,称“北琐红巾”。孟海马部活动在湖北,称“南琐红军”。郭子兴部活动在江淮,亦属红巾军系统。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统其旧部,亦曾长期尊奉大宋,接受大宋官职。元末农民战争后期,红巾军或被镇压,或因其领导集团的变化而变质。
词语分解
- 红巾军的解释 亦省称“ 红巾 ”。1. 南宋 初年北方抗 金 义军。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后来 河北 、 淮北 地区也有。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先是 河东 之民,所在出攻城邑,皆用 建炎 年号。又有红巾军,於 泽 潞 间尝劫 宗翰 寨,故 金 捕红巾甚急;然真红巾不可得,多杀平民亡命者。”2. 元 末公元1351年--1366年 刘福通 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包红巾而得名。全元散曲·醉太平:“堂堂
历史事件推荐:蒙古翰林院
元代中央官署名。负责以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译写其他民族文字,兼掌颁降玺书。秩从二品后曾升正二品、从一品。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忽必烈诏令颁行蒙古新字,并规定以该种文字译写一切文字。至元八年,立新字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元末红巾军历史
公众号
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