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籀的《秋兴一首》
全文:
进贤哗玉青云侣,十二阳秋閟城府。
飞鸣众里何少多,根墢道旁诚李苦。
肃然注仰耋浮图,珍重谁家木居士。
袖章陈列有伦叙,终更右移聊改步。
贝多小品老耽伽,高屋帽檐持论古。
丹青简素写真行,茗醖鲞腒频草具。
俸清不足赈贫交,雨潦涉旬鱼跃釜。
时书檄尾文昌台,月曳敝裾槐棘府。
昔贤浩歌金马门,或亦箪瓢松菊主。
空空自笑两端竭,志愿不应惟阿堵。
初平兄弟羝眠所,山下逍遥返民亩。
大道安知利与劳,唐彬何人高此举。
参考注释
进贤
荐举贤能的人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阳秋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 钱谦益 《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 定 哀 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
(2).史书的通称。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 清 孙枝蔚 《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
(3).谓褒贬。《晋书·褚裒传》:“ 譙国 桓彝 见而目之曰:‘ 季野 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生》:“ 王 諦视之,其所涂留,似有阳秋。”
(4).指年龄。《晋书·王献之传》:“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城府
城内官府所在地。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晋书·愍帝纪论》
为人心无城府
苏籀名句,秋兴一首名句
名句推荐
粉匀香汗湿,髻压翠云偏
李献可《赋宫人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