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观畴楼》
全文:
层楼出树杪,开窗见田畴。
索绹时已过,于耜序复周。
始终鲜暇日,农父苦孰侔。
逢年虑谷贱,遇歉愁无收。
凭观增戚然,何有畅远眸。
参考注释
戚然
(1).警惕貌。《国语·吴语》:“ 越 之在 吴 ,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 越王 之不忘败 吴 ,於其心也戚然,服士以伺吾閒。” 韦昭 注:“戚,犹惕也。”戚,一本作“ 侙 ”。
(2).忧伤貌。《列子·说符》:“ 杨子 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后汉书·锺离意传》:“比上天降旱,密云数会,朕戚然慙惧,思获嘉应。”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惻然而悲,戚然而痛。” 丁玲 《韦护》第二章:“ 韦护 戚然的躺在椅上,将脸望起,不做声。”
(3).亲近貌。《大戴礼记·四代》:“子曰:‘羣然戚然,颐然睪然。’”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金*瓶*梅》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远眸
犹远目。放眼远望。 南朝 宋 孝武帝 《登鲁山》诗:“粤值风景和,升高纵远眸。” 明 陶宗仪 《游天池》诗:“雨餘弭擢钓磯头,一锡翩翩纵远眸。”
乾隆名句,观畴楼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