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作者:黄帝

○骨空论篇第六十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
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
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侠脊
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应手。从风憎风,刺眉头。失枕在
肩上横骨间,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月少>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譆。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鼠瘘寒
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
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
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
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
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
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
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
也。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其骸关。膝痛,痛及拇
指治其腘。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连<骨行>若
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荥。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
维,在外上五寸。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
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
踝上各一行,行六穴。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
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
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
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骨行>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
在毛中动。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
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
间灸之,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
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
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
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
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闭不利,故聚水而
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
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
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
汗空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
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
水气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
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
所客也。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
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
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
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
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
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
鼽衄。此之谓也。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
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
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
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
也?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上一篇:卷十五
下一篇:卷十七
目录:黄帝内经素问
公众号
0

猜你喜欢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文学名著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