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原文

跨弄蹄驴,住疏壁院,千古遗风今再见。
吞吐何须栗棘蓬,煅炼已成丹九转。
倾出瓶壶,寒光闪电,扶危妙在通权变。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一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遗风

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史记·吴太伯世家》

扬郑卫之浩乐,结激 楚之遗风。——《淮南子·原道训》

再见

分别时最后说的话

吞吐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吞吐其词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煅炼

(1).谓冶炼;铸造。 元 张宪 《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金神起持水火齐,煅炼阴阳结精鋭。”

(2).烧熬。《朱子语类》卷一○七:“但恐如草药煅炼得无性了,救不得病耳!”

(3).修炼,磨炼;烧炼。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四折:“终不脱腥羶臭秽,煅炼就地水火风。”《红楼梦》第一回:“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4).琢磨诗文,以臻精美。 宋 陆游 《岁暮遣兴》诗:“新诗煅炼功何似,问着衰翁自不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至於辞语刻琢精丽,殆煅炼而成者歟。” 明 唐寅 《<作诗三法>序》:“为句之法,在模写,在剪裁……煅炼之,欲如制药必极其精。”

(5).谓以逼供等高压手段,陷人于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 復 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成罪,当流海外,因寓客舶以往。”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其时当事者,或以煅炼之法行其调停,或以调停之法行其煅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公子羞且怒,执 乔 送太守,谓某以妖术惑人,煅炼成狱, 乔 居犴狴。”

成丹

已炼成的仙丹。《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后三年,吾必欲赐以成丹半剂,石象散一具。”

九转

(1).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元 无名氏 《货郎担》第四折:“恰便似九转飞芒, 老君 炼丹。”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盖仙人以万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转成此渥丹耳。”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 宋 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南史·刘亨之传》:“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 荆州 长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4).九次迁官。《宋史·王安石传》:“ 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 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按 宋 制,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故云“超九转”。参阅《宋史·职官志九》。

(5).反复诵读。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载习兵书,九转能成诵。”

(6).反复翻转。《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 元洪 数月以来,踌躇再四,受功忧乱,五内交萦,回肠九转,忧心百结。”

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闪电

天空中云层放电时所产生的闪光。用以比喻快速

闪电战

权变

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

三晋多权变之士。——《史记·张仪列传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