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一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蚍蜉一首原文

梅月炎官尚敛威,纷纷此物傍綀衣。
扑灯似怕光芒掩,撼树都忘力量微。
因爱积阴憎景日,逆知将雨泄天机。
未应蚁子浑无援,时至皆能插羽飞。

诗词问答

问:蚍蜉一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蚍蜉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梅月

(1).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 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南唐 李廷珪 《藏墨诀》诗:“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琴辨》:“掛琴不宜著壁……梅月须早入匣,以厚纸糊缝,安楼之阴凉处。”

(2).指疏梅映月的景色。 明 徐渭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炎官

神话中的火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 赤帝 跃火龙, 炎官 控朱鸟。”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 吴中 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 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敛威

集中威势。《后汉书·仲长统传》:“疎禁厚下,以尾大陵弱;敛威峻罚,以苛薄分崩。” 李贤 注:“敛,聚也。言 秦 酷法,以至分崩也。”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綀衣

粗 * 。 宋 张先 《西江月·赠别》词:“破帽手遮红日,綀衣袖卷寒风。”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端午》词:“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紈扇,午风清暑。”

光芒

(1) 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永放光芒

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 * 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

(2) 光亮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力量

(1) 力气

当这一打击临到他身上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

(2) 能力

国防力量

(3) 强大的性质或程度;产生某一效果的能力;势力或影响的来源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革命)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积阴

(1).谓阴气聚集。《文子·上仁》:“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淮南子·天文训》:“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2).指酷寒之气。《汉书·晁错传》:“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能寒。” 唐 韩偓 《火蛾》诗:“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 清 金农 《题方氏池上壁》诗:“凭栏送远目,积阴生陂塘。”

(3).犹久阴。 宋 苏轼 《答仲屯田次韵》:“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宋史·五行志一下》:“﹝ 隆兴 ﹞二年六月,积阴弥月。”

(4).谓积阴德。 杨朔 《雪花飘飘》:“ 百岁妈 急忙爬上去拦住说:‘老总,你抬抬手,给留下这点吃的吧!权当积阴积德,赏给我们娘儿俩一口饭。’”

逆知

预知,逆料。《后汉书·乌桓传》:“ 乌桓 逆知,悉相率逃走,追斩百级而还。” 宋 苏洵 《权书上·用间》:“今夫问将之贤者,必曰:能逆知敌国之胜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曾友于》:“然一门乖戾,逆知奇祸久矣。”

天机

(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蚁子

(1).蚂蚁。 唐 元稹 《虫豸诗·蚁子》之一:“蚁子生无处,偏因湿处生。” 宋 杨万里 《英石铺道中》诗:“先生尽日行石间,恰如蚁子缘假山。”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夫蚁子惜鼻,固犹香象; 嫫母 护面,詎逊 王嬙 ?”

(2).蚂蚁的卵。《国语·鲁语上》“虫舍蚳蝝” 三国 吴 韦昭 注:“蚳,蚁子也,可以为醢。”参见“ 蚁子酱 ”。

(3).喻微小的人或事物。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明 张煌言 《又上鲁国主启》:“臣以孤军,孑处荒壤,夷艘星列,五倍于臣,而臣又无蚁子之援。”

无援

未得到支持或帮助的

炮兵开走了,听任步兵处于无援状态

插羽

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植义颺辞,务在刚健: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封氏闻见记·露布》引《魏武奏事》:“有警急,輒露版插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