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耕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归耕原文

随牒人间鬓欲疏,归耕且复补东隅。
甑炊地碓新舂米,衣拆天吴旧绣图。
有圃免烦官送菜,叩门翻喜吏徵租。
不愁问字无来客,惟欠杨雄宅一区。

诗词问答

问:归耕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归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随牒

据以授官的委任状。《汉书·匡衡传》:“ 平原 文学 匡衡 材智有餘,经学絶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 颜师古 注:“随牒,谓随选补之恆牒,不被超擢者。”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 清 钱谦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尔自筮仕以还,皆用随牒平进,可谓不汲汲矣。”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归耕

(1).回家耕田。谓辞官回乡。《吕氏春秋·赞能》:“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汉书·夏侯胜传》:“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宋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从此归耕 剑 外,何人送我 池 南。” 金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2).琴曲名。《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 氏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钦崟。” 李善 注引《琴操》:“《归耕》者, 曾子 之所作也。 曾子 事 孔子 十有餘年,晨觉,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於是援琴鼓之,曰:‘歔欷归耕来兮!安所耕 歷山 盘兮!’”

且复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东隅

(1).东角;东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 明 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

(2).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逸周书·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孔晁 注:“东隅自 殷 以东,旅謁各使,陈其政事者也。”《隋书·许善心传》:“ 李虔 僻处西土, 陆机 少长东隅。”

(3).指日本。 章炳麟 《韵文集自叙》:“余生残 清 之季,逃窜东隅。”

(4).亦作“ 东嵎 ”。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后汉书·冯异传》:“ 赤眉 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晋 陆云 《答兄平原书》:“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东隅收桑榆,詎敢忘于愤悱。”

地碓

即碓。舂米用具。 宋 苏轼 《豆粥》诗:“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缾煮豆软如酥。” 宋 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

天吴

水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吴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唐 李贺 《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吴 移海水。”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白居易》:“海图题咏见忧思,浪搅 天吴 悔已迟。”

叩门

敲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 季心 、 剧孟 耳。” 晋 陶潜 《乞食》诗:“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红楼梦》第二六回:“再往 * 来,门已关了, 黛玉 即便叩门。” 茅盾 《虚惊》:“一丛巨大的黑影渐渐移近了,光景就是曾去叩门而且进去过的那所大房子。”

徵租

征收租税。《北齐书·苏琼传》:“州计户徵租,復欲推其贷粟。”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徵租更索钱。” 宋 陆游 《野兴》诗之二:“敲门唯有徵租吏,好事元无送米僧。”

问字

请教学问

闻道携壺来问字。——苏轼诗

客来问字莫载酒。——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栋芽》

无来

(1).不知所自来。《鹖冠子· * 》:“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后曰我能成之。成无为,得无来。”

(2).犹言无一来者。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渟心独得,标想千仞。虚以应物,无来不顺。”

(3).没有到来。 宋 苏轼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一区

(1).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

(2).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 元 刘因 《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试地先栽芋一区。”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买田一区、屋数楹于 杜曲 。”

(3).表数量。指一所宅院。《后汉书·刘盆子传》:“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宋 陈师道 《徐氏闲轩》诗:“君寧平世经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恰行过一区道院,几处斋堂。”

(4).一类;一团。 晋 张华 《鹪鹩赋》:“阴阳陶蒸,万品一区。” 宋 胡宏 《胡子知言·疑义》:“今以天理人欲,混为一区,恐未允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