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梅花)

作者:刘光祖 朝代:宋代

江城子(梅花)原文

十分雪意却成霜。
暮云黄。
月微茫。
只有梅花,依旧吐幽芳。
还喜无边春信漏,疏影下,觅浮香。
才清端是紫薇郎。
别鵷行。
忆宫墙。
夜半胡为,人与月交相。
君合召归吾老矣,月随去,照西厢。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梅花)的作者是谁?答:刘光祖
问:江城子(梅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江城子(梅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光祖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光祖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雪意

(1).将欲下雪的景象。 宋 王安石 《欲雪》诗:“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 清 郑燮 《浪淘沙·江天暮雪》词:“雪意满 瀟 湘 ,天淡云黄。”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天色阴沉沉的竟有雪意。”

(2).犹寒意。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气,直教耳热笙歌沸。”

(3).指高洁的情致。 宋 侯寘 《醉落魄》词:“夜阑火冷孤灯灭,雪意梅情,分付 漆园 蝶。”

微茫

迷漫而模糊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色微茫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幽芳

(1).清香。亦指香花。 唐 张九龄 《南还赠京都旧僚》诗:“欲赠幽芳歇,行悲旧赏移。”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诗:“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日与 滁 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朱丹 《高加索大道上》诗:“泉水在山谷里鸣唱,野花放散着幽芳。”

(2).比喻高洁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惧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遗绪,岂惟不肖又抱不孝之罪以殞!”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春信

春天的信息。 唐 郑谷 《梅》诗:“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宋 陆游 《梅花》诗:“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天涯春信自如期,日暖鶯啼又一时。”

疏影

(1).疏朗的影子。 唐 杜牧 《长安夜月》诗:“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明 陆采 《明珠记·酬节》:“碧梧苍竹,疎影离离。” 郑振铎 《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铁栅的疏影,被夕阳的馀光倒射在地上,好像画在地上的金红色的格子。”

(2).词牌名。 南宋 姜夔 自度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浮香

飘溢的香气。 隋炀帝 《宴东堂》诗:“清音出歌扇,浮香飘舞衣。” 唐太宗 《采芙蓉》诗:“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唐 卢照邻 《曲江花》诗:“浮香绕曲岸,园影覆华池。”

紫薇郎

见“ 紫微郎 ”。

宫墙

(1).住宅的围墙。《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之别毋自正矣。”

(2).《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於朝曰:‘ 子贡 贤於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 汉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元 刘詵 《咏归亭赋》:“屹宫墙之数仞,接道义之通衢。” 孔尚任 《出山异数记》卷五引 清圣祖 ( 康熙 )《过阙里》诗:“鑾輅来 东鲁 ,先登夫子堂。两楹陈俎豆,万仞见宫墙。” 陈去病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宫墙高万仞,循走傴吾躬。”

(3).指宫廷的围墙。 唐 岑参 《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 咸阳 王气都沦丧,离离满宫墙。”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仰望森森的宫墙,隔断了春天,隔断了人世。”

(4).借指朝廷。《晋书·段灼传》:“﹝古之明王﹞仁孝著乎宫墙,弘化洽乎兆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起烟尘, 金陵 气暗,怎救宫墙!”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交相

互相。《诗·小雅·角弓》:“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孔颖达 疏:“其不善之人於兄弟则无恩义,唯交更相詬病而已。”《南史·儒林传·司马筠》:“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位置》:“凡作牕櫺门扇,皆同其宽窄而异其体裁,以便交相更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