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阙政府以辟郡未下隔封

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到阙政府以辟郡未下隔封原文

练纸密衔袖,宫门报隔班。
衷肠郁未吐,殿槛可容攀。
巨用须桴栋,旁搜及蒯菅。
对扬当有日,倾尽不须删。

诗词问答

问:到阙政府以辟郡未下隔封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到阙政府以辟郡未下隔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密衔

暗自怀恨。《梁书·沉浚传》:“ 浚 正色责 景 曰:‘明公亲是人臣,举兵向闕,圣主申恩赦过,已共结盟,口血未乾,而有翻背。 沉浚 六十之年,且天子之使,死生有命,岂畏逆臣之刀乎!’不顾而出。 景 曰:‘是真司直也。’然密衔之。”

宫门

(1).帝王公侯所居宫室之门。《吕氏春秋·观世》:“ 易牙 、 竖刁 、 常之巫 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矫以公令。” 唐 元稹 《上阳白发人》诗:“宫门一闭不復开, 上阳 花草青苔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前日皇帝私走,嬪妃逃散,料想 香君 也出宫门。”评剧《密建游宫》第三场:“ 吴香女 带宫娥迎接少主,着新装摆仪仗走出宫门。”

(2).借指皇宫。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婉婉夫人,有籍宫门。”

衷肠

心里的话;衷情

倾吐衷肠

桴栋

栋梁。比喻事物的支柱。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忘身竟以死孝传,千古人伦作桴栋。”

旁搜

亦作“ 旁蒐 ”。广泛搜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彼皆目下十行,胸罗万卷,旁蒐广擷,集厥大成。” 清 赵翼 《李雨村续寄诗话戏题于后》诗之二:“真个将军不好武,尽将风雅入旁搜。”参见“ 旁搜远绍 ”。

对扬

亦作“ 对敭 ”。 1.古代常语,屡见于金文。凡臣受君赐时多用之,兼有答谢、颂扬之意。《书·说命下》:“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孔 传:“对,答也。答受美命而称扬之。”《诗·大雅·江汉》:“ 虎 拜稽首,对扬王休,作 召公 考,天子万寿。” 朱熹 集传:“言 穆公 既受赐,遂答称天子之美命,作 康公 之庙器,而勒策王命之辞以考其成,且祝天子以万寿也。”

(2).转为偏义,谓答谢,报答。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对扬天子丕显休命。”《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不能尽忠竭节,对敭王休,策蹇勱駑,祇奉皇眷。”

(3). 唐 宋 以来为官吏除授后谢恩的一种仪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吏部流内銓,每除官,皆云权判。正衙谢,復正谢前殿,引选人谢辞。繇 唐 以来,谓之对扬。”

(4).犹比美。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有高楼’十餘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彦,对扬厥弟者耶?”

(5).面君奏对。《魏书·儒林传序》:“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 唐 杜甫 《赠李十八秘书别三十韵》:“对敭抚士卒,乾没费仓储。”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其奏对君前,当以师老财匱为言。”《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八年》:“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对扬,何得乃尔反覆?” 胡三省 注:“对扬,本於 傅説 、 召虎 。对,答也;扬,称也。后人遂以面对敷奏为对扬。”

(6).答问。《<孝经>序》 邢昺 疏引 刘炫 《述义》:“ 炫 谓 孔子 自作《孝经》……假 曾子 之言,以为对扬之体,非 曾子 实有问也。”

有日

(1).多日。《晏子春秋·谏下十九》:“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钱忠懿王 ﹞既至,会 太祖 幸 洛阳 郊禋,西驾有日矣。”

(2).有期;不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行有日, 甘罗 谓 文信侯 曰:‘借臣车五乘,请为 张唐 先报 赵 。’” 唐 韩愈 《答李翊书》:“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且喜他肯与我修鍊,丹成料已有日。” 苏曼殊 《碎簪记》:“接叔父书,谓闻人言,君受聘於 林 姓,亲迎有日,然歟?”

倾尽

尽心竭力。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视残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报。”《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 遘 为人,轻俊明敏,通达世务……部吏皆乐倾尽,为之耳目。”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