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刘良叔观苔梅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约刘良叔观苔梅原文

雪侵横驿苔枝古,莫作江南一样看。
酝藉春情可逊老,棱层诗骨孟郊寒。
也知余子十分俗,雅有书生半点酸。
政恐刘郎识桃耳,相从冷澹亦良难。

诗词问答

问:约刘良叔观苔梅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约刘良叔观苔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一样

同样

酝藉

亦作“酝籍”。蕴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 广德 为人温雅有醖藉。”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宽博有餘也。”《陈书·谢哲传》:“ 哲 美风仪,举止醖藉,而襟怀豁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二诗意虽同,然论其醖籍,则 黄 ( 黄伯厚 )句为胜。” 明 冯时化 《酒史·酒献》:“﹝ 李白 ﹞风流醖籍,为世所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春思》之‘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幃’,皆醖藉吞吐,言短意长。”

春情

(1) 男女相互爱恋的感情;春心

(2) 春天的景致或意趣

棱层

(1).高耸突兀;峥嵘。 唐 宋之问 《嵩山天门歌》:“纷窈窕兮巖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峯稜层以龙鳞。”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郗曲稜层,一朝坦夷。”《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稜层可畏。”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苍壁解嘲》词:“莫笑吾家苍壁小,稜层势欲摩空。”

(2).瘦瘠。 宋 陈亮 《与辛幼安殿撰》:“ 亮 顽钝,浸已老矣,面目稜层,气象彫落,平生所谓学者又皆扫荡无餘,但时见故旧则能大笑而已。” 元 清珙 《闲咏》之七:“满头白髮瘦稜层,日用生涯事事能。” 明 冯梦龙 《山歌·鹞子》:“情歌郎瘦骨稜层好像鷂子能。” 明 袁宗道 《题瘦马卷》诗:“土蚀驄花生暗澹,霜欺病骨太稜层。”

(3).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 清 钱谦益 《题王司马手简》:“公书法苍老,语多稜层感激,想其掀髯执简,欲尽杀奸諛小人于毫兔间,可敬也。”

诗骨

诗的风骨。 唐 孟郊 《戏赠无本》诗之一:“诗骨耸 东野 ,诗涛涌 退之 。”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 雪溪 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餘诗典刑。” 胡怀琛 《次韵和漱岩并示坚白》:“市楼不识炎天热,自笑平生诗骨寒。”

郊寒

唐 代 孟郊 诗,清峭寒瘦,好作苦语,故称。 宋 朱熹 《西江月》词:“句稳翻嫌 白 俗,情高却笑 郊 寒。” 清 谭嗣同 《阻风洞庭湖赠李君时敏》诗之四:“ 援 晚可怜成画虎, 郊 寒苦恨不为龙。”

余子

(1).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 、 赵朝 、 韩固 、 魏戊 ,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 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 张仪 , 魏氏 餘子也。” 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 。”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 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六乡之餘子羡卒,以备守事及追胥也。餘羡既发,则正卒亦发可知。”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此云‘大故,致餘子’。餘子,即民之子弟。《孟子·滕文公篇》所谓餘夫也。故《大司徒》统谓之万民。”《逸周书·籴匡解》:“成年,年穀足……餘子务艺。”《尚书大传·略说》:“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 成玄英 疏:“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陆德明 释文:“未应丁夫为餘子。”《汉书·食货志》:“是月,餘子亦在于序室。”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餘子,庶子也。或曰:未任役为餘子。’未任役者是也。幼童皆当受业,岂论嫡庶乎?”

(4).犹后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

(5).官名。《左传·宣公二年》:“ 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皆官名。” 孔颖达 疏:“则知餘子之官,亦治餘子之政。”

(6).其馀的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评杜诗》:“余家有 郑善夫 《批点杜诗》,其指摘疵纇,不遗餘力,然实 子美 之知己。餘子议论虽多,直观场之见耳。”参见“ 餘子碌碌 ”。

(7).谓劫馀之人。 叶叶 《九秋诗·秋望》:“谁成谁败悲餘子,几帝几王付劫灰。”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半点

形容数量少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星半点儿

刘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冷澹

见“ 冷淡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