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热原文

三日未澍雨,顿觉炎歊甚。

此实夏之常,郁蒸养汇品。

设使恒爽凉,禾稼那熟稔。

然而山庄中,副名处多审。

风拂泉清籁,曦度林佳荫。

是胥堪避暑,而况心静禀。

独忆扈跸众,尘市嚣堪恁。

诗词问答

问: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七

2. 叶

参考注释

三日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澍雨

(1).大雨;暴雨。《尚书大传》卷四:“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 郑玄 注:“暴雨也。”《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三月,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 洛阳 寺……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宋书·范泰传》:“﹝ 范泰 ﹞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 汉 东海 枉杀孝妇,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岁以有年。”

(2).时雨。 宋 王禹偁 《谢降御札表》:“若岁大旱,多慙 傅説 之才,谓天盖高,必听 汤王 之祷,未蒙册免,尤愧搢绅,而又诲以政刑,敢不勤於夙夜,少助忧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

(3).比喻恩泽。《清史稿·高宗纪一》:“以御门听政,澍雨优渥,赐执事诸臣纱疋有差。”

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炎歊

见“ 炎熇 ”。

郁蒸

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天气郁蒸

设使

如果;假使

禾稼

谷类作物的统称。《墨子·天志下》:“刈其禾稼,斩其树木。”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结栋宇以免巢穴,选禾稼以代毒烈。” 唐 元稹 《赛神》诗:“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 陈毅 《六国之行》诗:“海滨禾稼美,沙漠石油浓。”

熟稔

熟悉

熟稔的曲调

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清籁

犹清响。 唐 戴叔伦 《听霜钟》诗:“虚警和清籟,雄鸣隔乱峯。” 宋 柳永 《女冠子》词:“动清籟,萧萧庭树。” 明 屠隆 《昙花记·尼僧说法》:“瓶水初澄,炉香正裊,簷角风篁清籟。” 闻一多 《春光》:“忽地深巷里迸出了一声清籁:‘可怜可怜我这瞎子,老爷太太!’”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而况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心静

心境平和宁静

扈跸

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 唐 韦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蹕陪鑾 渭 渚傍。”《旧五代史·世袭传·李茂贞》:“ 朱玫 之乱, 唐僖宗 再幸 兴元 , 文通 扈蹕 山南 ,论功第一。” 宋 陆游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诗:“扈蹕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清 龚自珍 《满江红·代家大人题苏刑部<塞山奉使卷子>》词:“我亦高秋三扈蹕,穹庐落日鞭丝骤。”

尘市

犹尘世;市井。 明 王世贞 《为刘侍御题清举楼》诗:“为言尘市无所欢,聊从物外得奇观。” 清 袁枚 《续新齐谐·葛先生》:“自称 葛 姓,素好读书,厌尘市嚣杂,故隐此僻处。” 清 梅曾亮 《欧氏又一村读书图记》:“从篱落中见行者,疑深山樵渔,不类尘市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