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作者:释崇岳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原文

冶父方丈,了无遮障。
拳踢相应,当仁不让。
妙转绵绵一脉通,谁知灭却临济宗。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崇岳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崇岳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崇岳名句大全

释崇岳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欣赏

释崇岳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了无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遮障

(1).遮挡;遮蔽。 宋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上忧 襄 汉 间, 吴 楚 欠遮障。” 明 冯梦龙 《 * 关·园中掘藏》:“且从容看详,呀,原来是石皮遮障。” 郁达夫 《沉沦》四:“并且因N市的附近是一大平原,所以望眼连天,四面并无遮障之处。”

(2).指用来遮挡的东西。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下》:“初, 裕谦 奏江海情形,有‘ 长江 无遮障,潮来甚溜,甚难防守’之语。”

相应

(1) 相宜,应该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 彼此相当的或互补的;交互,互惠

商定彼此都给对方公民以相应的权利

当仁不让

当:面对。仁:正义之事。《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以“当仁不让”表示应做之事,就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推托

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后汉书·曹褒传》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灭却

见“ 灭却 ”。

亦作“ 灭却 ”。熄掉;消除。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第一灭却心头火,第二解开眉间锁。”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我们的这次神圣战争是灭却了自己的私欲而保持人类的天理。”

临济宗

中国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属于 南岳 怀让 法系。经 马祖 、 百丈 、 黄蘗 而至 唐 河北 临济院 义玄禅师 , 义玄 正式创立此宗,故名临济宗。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下传六世,至 北宋 石霜 楚园 门下分为 黄龙 、 杨岐 二派,和原来的五家合称五家七宗。公元十二、三世纪间相继传入 日本 ,今仍流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