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原文
有客何方来,粲然游我庭。推户出见之,颜色如瑶英。
问之不吾语,微风若闻声。
曰予朔方士,饮子南方名。
万里不相识,修涂一来经。
闻子官大府,高车尘冥冥。
有言未尝吐,低头敛光精。
西人趋向异,念予孤蒙行。
我欲友其德,顾己鸿毛轻。
予起谢不敏感,过辞非予聆。
感子虚白德,来化纯愚诚。
高风激万世,凜如伯夷清。
留子永今日,愿言报英琼。
诗词问答
问:喜雪的作者是谁?答:陈襄
问:喜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襄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襄名句大全
陈襄喜雪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方来
(1).将来。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王孙圣 ﹞博学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梦。”《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驿中言别友人》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2).近来。 唐 韦应物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从邑令饮因以赠之》诗:“车马日萧萧,故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如何。”
粲然
(1) 鲜亮发光的样子
(2) 形容清楚明白
(3) 露齿而笑的样子
粲然一笑
出见
出现。《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 青蛉县 禺同山 有碧鷄金马,光景时时出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黿转入深渊,其后时时出见。”
出来相见。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竇仪 ﹞至 宋太祖 登极犹在翰林。忽一日宣召入禁闈中顾问事,行至屏障间,覘见 太祖 衩衣,潜身却退。中官谓曰:‘官家坐多时,请出见。’”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瑶英
亦作“瑶瑛”。1.玉的精华。 晋 张协 《七命》:“错以瑶英,鏤以金华。” 元 吴全节 《获玉印》诗:“瑶瑛篆刻镇 华阳 ,犹带 宣和 雨露香。”
(2).喻雪花或冰花。 宋 蔡伸 《喜迁莺》词:“翦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 金 马钰 《满庭芳·冰雪亭题晏子礼》词:“瑶瑛结,连城寳气,璀璨射珪璋。”
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闻声
(1).听到声音。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 《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力,梦中删稿尚闻声。”
(2).听到消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儿子的朋友闻声也都抢着来传阅。”
声名。《南史·任昉传》:“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当时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绅闻声。”
朔方
北方
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 幽都。——《书·尧典》
饮子
(1).指不规定时间、剂量饮服的中药汤剂。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仇兆鳌 注:“古人称汤药为饮子。 孙真人 有甘露饮子。”《太平广记》卷二一九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 长安 完盛日,有一家於西市卖饮子,用寻常药,不过数味。”
(2).药引子。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只是这药里面要用一件饮子,得了他就有效。”参见“ 引子 ”。
给幼崽喂奶。 元 虞集 《题<秋山图>》诗:“树挂栖厓鷙,藤悬饮子猱。”
南方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或国家(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出师表》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修涂
见“ 修途 ”。
一来
(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 苏軾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大府
上级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高车
(1).古代车篷高、供立乘的车。《释名·释车》:“高车,其盖高,立乘之车也。”《晋书·舆服志》:“车,坐乘者谓之安车,倚乘者谓之立车,亦谓之高车。”
(2).高大的车。贵显者所乘。《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自去家十二年,果乘高车出 关 ,如其志焉。”《后汉书·郑玄传》:“昔 东海 于公 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閭,矧乃 郑公 之德,而无駟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借指贵显者。 唐 皎然 《咏史》:“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3).古代民族名。初号 狄历 ,也称 敕勒 、 铁勒 、 高车 、 丁零 。所乘车,车轮高大。参阅《魏书·高车传》、《新唐书·回鹘传上》。
(4).复姓。 北魏 有 高车门 。见《魏书·庾业延传》。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低头
(1)
(2) 垂下头
低头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头认罪
光精
(1).容光焕发;精神焕发。 唐 吕岩 《绝句》:“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宋 苏舜钦 《赠释秘演》诗:“垂颐孤坐若痴虎,眼吻开合犹光精。”
(2).光辉清澈。 宋 范仲淹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光精璨璨夺剑戟,清寒拂拂生衣裘。”
西人
西洋人,指欧美各国的人
西人长火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趋向
事物发展的动向
物价的趋向在上涨
孤蒙
(1).指失去父母的童蒙。《文选·班固<幽通赋>》:“资孤蒙之眇眇兮,将圯絶而罔阶。”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蒙,童蒙也。”
(2).谓孤陋愚昧。多用为自谦之词。 宋 曾巩 《祭晁少卿文》:“ 巩 蚤以孤蒙,与託嘉好,自始迄今,踰二十载。” 清 梁章鉅 《称谓录·谦称孤蒙》:“孤而自谦曰孤蒙,又曰单人。”
顾己
谓自问。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顾己反躬,何以臻此。” 唐 孟郊 《上张徐州》诗:“顾己诚拙訥,干名已蹉跎。”
鸿毛
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谢不敏
因自己没有才智而辞谢。常用作谦词,表示婉言推辞。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文子 ﹞使 士文伯 谢不敏焉。”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鲁迅 《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
过辞
亦作“ 过词 ”。过头话;过当之言。《礼记·哀公问》:“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洪榜》:“曾无溢美,必有过辞。” 罗惇曧 《文学源流》:“夫 仲舒 《繁露》,多陈五行, 康成 注经,杂引纬侯,若概云伪妄,无乃过词。”
虚白
(1).语本《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谓心中纯净无欲。《北史·隐逸传·徐则》:“先生履德养空,宗玄齐物,深晓义理,颇味法门。悦性冲玄,恬神虚白,飡松饵术,栖息烟霞。” 唐 杜甫 《归》诗:“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宋 陆游 《病中作》诗:“我始摒药囊,治疾以清静。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参见“ 虚室生白 ”。
(2).洁白;皎洁。 隋 江总 《借刘太常说文》诗:“幽居服药饵,山宇生虚白。” 唐 钱起 《禁闱玩雪寄薛左丞》诗:“虚白生臺榭,寒光入冕旒。” 清 黄景仁 《大雪登清风亭》诗:“城头忽鼓沉,户外雪盈尺。曳革来幽亭,亭空澔虚白。”
愚诚
谦指己之诚意、衷情。《汉书·刘向传》:“欲竭愚诚,又恐越职。” 晋 李密 《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宋 苏轼 《谢雨文》:“实神助之使然,岂愚诚之能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俾罄愚诚,不胜厚幸!”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万世
很多世代;年代久远
万世师表
伯夷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留子
留居下来的人。《后汉书·窦融传》:“初事本朝,稽首北面,忠臣节也。及遣 伯春 ,垂涕相送,慈父恩也……忍而弃之,谓留子何?” 李贤 注:“留子谓见在之子,对 伯春 ,故曰留也。”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后汉书·窦融传》:“留子谓留於 汉 之子耳。”《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悽悽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吕延济 注:“留子,谓 康乐 住也;行客, 惠连 自谓也。”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愿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