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云之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忆云之原文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
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
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
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
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
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
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
芟发君已衰,冠岁予非小。
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
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
中庭草木春,历乱递相扰。
奇树花冥冥,竹竿凤褭褭。
幽芳被兰径,安得寄天杪。
万里潇湘魂,夜夜南枝鸟。

诗词问答

问:忆云之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问:忆云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忆云之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元稹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稹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00-5

参考注释

为鱼

《左传·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鱼乎。”言若无 大禹 治水,人们将淹没为鱼。后因用“为鱼”喻遭受灾殃。 唐 杜甫 《草堂》诗:“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思其功,乃召见曰:‘畴岁 万年宫 ,微卿,我且为鱼。’”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相合

(1).彼此一致;相符。《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 升 少好学,多关览,而任情不羈。其意相合者,则倾身结交,不问穷贱。”《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太守见説话与二人相合,已知是 陆五汉 所为。”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听说衙门口有那么多人头,还有一大串人耳朵,正与我爸爸平时为我说到的杀长毛的故事相合。”

(2).会合;集中。《元典章·兵部三·站赤》:“不紧的使臣每教水路里相合回去。”

窕窕

(1).远离貌;睽违貌。 唐 元稹 《忆云之》诗:“为鱼实爱泉,食辛寧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復论窕窕。”

(2).幽深貌。 明 陈子龙 《蚊赋》:“避术术之广除,据窕窕之濞帷。”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有穷

(1).有穷尽,有止境。《庄子·则阳》:“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2).遭受困穷。《论语·卫灵公》:“ 子路 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晋 刘琨 《扶风歌》:“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

(3). 夏 代国名。其地在今 山东省 德州市 南。有,词头。《书·五子之歌》:“ 有穷 后羿 因民弗忍距于 河 。” 孔 传:“ 有穷 ,国名; 羿 ,诸侯名。”《左传·襄公四年》“因 夏 民以代 夏 政” 晋 杜预 注:“ 仲康 卒,子 相 立, 羿 遂代 相 ,号曰 有穷 。”参阅《史记·夏本纪》。

日非

犹言一天天败坏。《孔丛子·抗志》:“ 子思 谓 卫君 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新华文摘》1983年第8期:“那个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一天加重一天, 清 朝政府腐朽卖国的本质也越来越明显,国事日非,外侮日亟。”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一人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汉 班固 《 * 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2).一个人。《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犹一体。《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荀子·富国》:“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将巧繁拜请而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杨倞 注:“谓不能齐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国也。”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松茑

即松萝。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拂券》:“且休言鹊有鳩巢,喜相谐萝施松蔦。”参见“ 松萝 ”。

流浪

生活没有着落,到处漂泊

流浪街头

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萦纡

盘旋弯曲;回旋曲折;萦回

云栈萦纡

百龄

犹百年。指长久的岁月。亦指人的一生。 汉 蔡邕 《翠鸟诗》:“驯心託君素,雌雄保百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捨簪笏於百龄,奉晨昏於万里。” 唐 李德裕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诗:“百龄惟待尽,一世乐长贫。”

跼促

(1) 狭小

(2) 〈方〉∶ 短促

(3) 拘谨不自然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寿夭

(1).长命与夭折。《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楚辞·九歌·大司命》:“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唐 黄滔 《祭林先辈》:“诚寿夭靡移于夙契,且鬼神何害于善人。” 明 沉采 《千金记·讹传》:“听伤悲可怜恩情已断,人生寿夭天之限,劝不须泪涟。”《红楼梦》第九八回:“ 林姑娘 是老太太最疼的,但只寿夭有定,如今已经死了。”

(2).寿命短促。《楚辞·七谏·怨世》:“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王逸 注:“寿命夭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老身年六十岁,不为寿夭;奈孩儿年少,未得从夫,却如之奈何?”

(3).谓寿限。 清 恽敬 《说仙上》:“有朝夕为寿夭者,蜉蝣是也。有三十日为寿夭者,蝉是也。”

冠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於鑠冠岁,腾华流艺。”《旧唐书·崔胤传》:“冠岁名升甲乙,壮年位列於公卿。”

娱乐

欢娱快乐

娱乐场所

不及时

没有赶上时候

如雨下得不及时,它们可能不会开花

暮年

人到老年

壮心

宏大的志愿;壮志

壮心不已

幽念

静思;深思。 南朝 齐 谢朓 《春思》诗:“幽念渐鬱陶,山楹永为堂。” 唐 韩愈 《孟生诗》:“採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悄悄

(1) 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中庭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 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 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 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唐 李商隐 《齐宫词》:“ 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

(3).庭院;庭院之中。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宋 李清照 《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餘情。” 郭沫若 《牧羊哀话》:“小小一个中庭,薄有一些花木。”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所谓中庭,往往是一个多层的、带有玻璃天棚的大厅…… 北京 的 香山饭店 ,在世界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 先生精心设计下,建造了一个具有 中国 园林特色的中庭-- 溢香厅 (又名 四季庭院 )。”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历乱

亦作“歴乱”。1.纷乱,杂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歷乱,日度影参差。” 宋 梅尧臣 《送周直儒秘校和州都曹》诗:“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乱如盎丝。”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庭草彷彿 江 南緑,客心歷乱登高目。” 冰心 《超人》:“繁星历乱的飞舞进来。”

(2).烂熳。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桑》诗:“细萍重叠长,新花歷乱开。” 元 张雨 《燕山亭·杨梅》词:“纤手素盘,歴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天雨花》第一回:“一头黄髮挽时新,野花歷乱簪双鬓。”

相扰

客套语。打扰,叨扰。《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谢道:‘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竹竿

(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 淇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须臾引一鱸鱼出。”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那几个人却是对着我走来,一个提着半明不灭的灯笼,那两个每人摃着一根七八尺长的竹竿子。” 沉从文 《边城》一:“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

(2).竹子的主干。 唐 元稹 《种竹》诗:“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清 金人瑞 《对雪》诗:“压倒竹竿终劲直,怜斯鸟雀尽徬徨。”

(3).指竹子。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六:“奔走红尘积有年,深思雪涧竹竿千。” 章炳麟 《董逃歌》:“ 秦 帝不蹈海,归蒔千竹竿。”

褭褭

亦作“裊裊”。1.摇曳不定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平衢修且直,白杨信裊裊。”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玉鞭裊裊,如龙骄骑。” 黄节 《春夜与菑叟过小素梅阁听曲》诗:“褭褭春幡原曩见,深深帘烛又宵来。”

(2).纤长柔美貌。 南朝 梁 王台卿 《陌上桑》诗之四:“鬱鬱陌上桑,裊裊机头丝。” 唐 储光羲 《蔷薇》诗:“褭褭长数寻,青青不作林。” 明 陆采 《明珠记·由房》:“误入 桃源洞 里,见香香深处,裊裊仙姿,娇羞终是女孩儿。”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街灯灿然,垂柳袅袅,高楼栉比,马路广阔。”

(3).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唐 杜甫 《猿》诗:“裊裊啼虚壁,萧萧掛冷枝。” 唐 许浑 《宿开元寺楼》诗:“谁家歌褭褭,孤枕在西楼。”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唇》:“裊裊餘歌,动清声而红绽。” 袁鹰 《红星永不陨落》:“在这中间,最能触动心灵深处的琴弦,并且立即余音袅袅、引起了一长串记忆的,就是十月革命烈火中一直闪闪发光的那颗红星。”

(4).缭绕;缠绕。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圜笼裊裊挂青丝,铁钩冉冉胜丹桂。”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 沙河塘 ,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疑谜》:“早是一股髮儿裊裊的好似乌云也。” 郭沫若 《瓶》诗之二九:“幸好有袅袅的余香,到如今还未尽消。”

(5).微风吹拂貌。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四:“褭褭风出浦,容容日向山。” 唐 曹唐 《汉武帝于宫中宴西王母》诗:“秋风褭褭月朗朗,玉女清歌一夜阑。” 宋 陆游 《舟中对月》诗:“江空裊裊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

幽芳

(1).清香。亦指香花。 唐 张九龄 《南还赠京都旧僚》诗:“欲赠幽芳歇,行悲旧赏移。”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诗:“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日与 滁 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朱丹 《高加索大道上》诗:“泉水在山谷里鸣唱,野花放散着幽芳。”

(2).比喻高洁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惧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遗绪,岂惟不肖又抱不孝之罪以殞!”

天杪

犹天际。 宋 张先 《熙州慢·赠述古》词:“ 瀟湘 故人未归,但目送游云孤鸟。际天杪,离情尽寄芳草。”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南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